民眾黨議員林珍羽罹患肺腺癌!喊:我腦中一片空白
近日,37歲的台北市議員林珍羽在社群媒體上公開自己確診肺腺癌一期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林珍羽表示,自己從不抽菸,也無家族病史,卻在健康檢查時被發現肺部有1.2公分的腫瘤。這個案例突顯了肺腺癌在台灣的嚴重性,以及其與空氣污染之間的密切關係。
據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指出,台灣每年約有5,000至6,000名不抽菸的女性罹患肺腺癌,而空氣污染被認為是主要原因。更令人擔憂的是,2023年發表在《自然》期刊的一項研究顯示,台灣的肺腺癌致死率高居全球第一。
研究進一步證實,台灣人的基因比其他國家的人更容易受到空氣污染的影響而罹患肺癌。在相同的空氣污染濃度下,台灣人因EGFR基因突變而罹患肺腺癌的機率是韓國的3倍,英國的5倍。這一發現強調了改善空氣品質的迫切性。
肺腺癌的可怕之處在於其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誤認為感冒。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程建博提醒,若出現持續兩週以上的咳嗽、氣喘、胸痛、背痛、頭痛、喉嚨痛、聲音沙啞或咳血等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
值得注意的是,肺腺癌在台灣已成為「四冠王」:新增人數最多、死亡人數最多、治療費用最高,以及EGFR基因突變比率全球最高的癌症。這凸顯了肺腺癌對台灣公共衛生和醫療系統的巨大挑戰。
除了空氣污染,長期暴露在油煙環境中的廚師和家庭主婦,以及經常接觸工廠廢氣的建築和油漆工人等,都屬於高風險群體。專家建議這些族群應定期進行肺部檢查。
林珍羽的案例幸運地在早期被發現,這要歸功於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然而,大多數肺腺癌患者在確診時已經是晚期,約有75%的病患在確診時已達第四期。
面對這一嚴峻的健康威脅,專家呼籲政府應儘快採取行動,制定並實施有效的空氣污染改善計劃。同時,公眾也應提高對空氣品質的關注,並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最新生活新聞
-
佳里榮家清明前祭祀歷年亡故榮民
(11 分鐘前) -
視訊連線墓區交通疏導 侯友宜籲請市民掃墓多利用接駁專車
(24 分鐘前) -
北市基隆路地下道施工 4入口4/10起夜間輪流封閉
(26 分鐘前) -
照顧孕產婦身心健康 高市府增免費心理諮商次數
(31 分鐘前) -
媽祖信眾注意「粉紅超跑」盛事丨民眾務必提高警覺避免詐騙事件
(35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