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8°
( 20° / 17° )
氣象
2025-02-18 | 品觀點

25歲女子長期戴降噪耳機 驚患!耳朵出問題「聽覺處理障礙」

近年來,降噪耳機因其隔絕外界噪音的功能而廣受歡迎。然而,一則英國女子疑因長期使用降噪耳機而罹患「聽覺處理障礙」的案例,引發了人們對這類產品潛在風險的關注。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25歲的蘇菲在一家公司擔任行政助理。她經常被主管批評「不認真聽話、心不在焉」,但實際上她患有「聽覺處理障礙」(APD)。蘇菲表示,雖然能聽到聲音,卻無法快速辨別聲音的來源。這種情況不僅影響她的工作表現,也干擾了她的學習和社交生活。



蘇菲在安靜的鄉間農場長大,幾年前到倫敦唸大學時才注意到自己的聽力出現變化。她很少親自去大學聽課,而是選擇觀看帶有字幕的線上課程。在課堂上,所有的話語聽起來都像是「胡言亂語」。這種聽覺問題也影響了她的社交生活,使她無法長時間待在酒吧或餐廳等嘈雜的環境中。



替蘇菲進行檢查的聽力學家認為,她每天長達5小時佩戴降噪耳機的習慣,可能是導致這種症狀的原因之一。英國聽力學會副會長克萊爾·本頓(Claire Benton)解釋道,長期阻擋日常聲音可能導致大腦「忘記」如何過濾噪音。她表示:「戴上耳機後,您幾乎創造了一個虛假的環境,只聽您想聽的聲音,而不需要為此而努力。」



本頓進一步指出,大腦中那些更複雜、更高層次的聆聽技能要到十多歲時才真正完成開發。因此,如果在這個關鍵時期過度使用降噪耳機,可能會延遲處理語音及噪音的能力發展。



專家們建議,為了減少潛在的聽力風險,使用者應該:



減少戴耳機的時間,每隔1-2小時休息10-15分鐘。
使用時多採用「通透模式」而非完全降噪模式,讓環境音適度進入耳朵。
將耳機音量控制在60%以下。
利用手機應用程式進行聽力訓練,提升大腦聲音篩選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案例也反映出現代年輕人的一些行為趨勢。根據YouGov的一項調查,有61%的18-24歲年輕人喜歡在觀看電視時開啟字幕。雖然這種習慣可以提高理解力,但也可能減少了聽覺專注訓練的機會。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和諾丁漢大學的研究顯示,全英國約有180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專家呼籲應重視長期使用耳機對聽覺健康的影響,以防止未來聽力問題加劇。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產品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蘇菲的案例提醒我們,在享受科技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要注意其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適度使用降噪耳機,保持聽覺系統的自然運作,對於維護長期聽力健康至關重要。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