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示警「台灣患者9成不菸」仍罹肺腺癌!3族群要篩檢
根據癌症登記報告,肺癌已連續20年蟬聯國內死亡人數最多的癌症,也是唯一發生及死亡人數皆破萬的癌症。其中逾半數病人確診時已是晚期,如何完善藥物治療成為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衛福部健保署日前正式公告,自今年六月起擴大給付免疫藥物於晚期肺腺癌治療。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本次擴大給付預估每年將有近2000名肺癌家庭受惠,精進藥物治療、接軌國際指引已是健保署近年來的明確方向。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指出,過去許多癌友明明有更合適的治療,卻因經濟負擔而放棄。此次擴大給付不僅是制度接住患者的重要里程碑,更樹立國際肺癌照護標竿。
根據健保署資料,pembrolizumab成分藥品第三期臨床試驗顯示,在所有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治療中,可顯著延長整體存活期中位數11.4個月。另一種atezolizumab成分藥品的三期臨床試驗也顯示可延長整體存活期中位數4.8個月。這兩種成分藥品均於六月起擴大給付。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若新藥無法普及,即使醫療科技再發達,都難以降低死亡率。這次健保擴大給付,將是全民健康的關鍵轉捩點。
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黃俊耀醫師分享兩個臨床案例,均為無腫瘤基因突變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在自費使用免疫藥物合併化療後,目前已無癌細胞殘存,且維持5年以上的良好控制,回歸正常生活。
除了提升存活率,此次健保擴大給付也將有助台灣累積真實世界數據、參與國際研究。台大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楊志新指出,這對未來治療指引優化與研究推進都是關鍵資源。
專家也提醒,在台灣肺腺癌患者中,女性有9成以上不抽菸、男性也有4成左右不抽菸。因此建議即使「無家族史、不抽菸或甚少下廚」的民眾也需考量進行肺癌相關篩檢。
國民健康署今年起已擴大肺癌篩檢服務,下修具肺癌家族史者的篩檢年齡,並放寬重度吸菸者條件。符合資格者每2年可享1次免費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
面對賴清德總統提出「2030年降低癌症死亡三分之一」的目標,今年六月擴大給付的健保政策將使更多患者使用到更合適的治療,也將實質改變未來台灣肺癌患者的存活曲線。專家期待此舉能帶動其他高死亡率癌別的治療政策跟進,為國人健康帶來更完整的守護。
最新生活新聞
-
致遠基金會科普臺南講座「AI神隊友×光影魔法」變出超酷立體作品
(31 分鐘前) -
向陽課輔南區分部成立 竹溪里活動中心開班
(31 分鐘前) -
新竹尖石國小跨域教學 融合泰雅文化與現代
(32 分鐘前) -
颱風藍湖生成 對台無影響
(34 分鐘前) -
揭示先民飲食文化 南科考古驚現史前魚鱗堆積
(36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