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6° / 32° )
氣象
2024-06-28 | 台灣好新聞

對抗熱傷害 預防有3招報你知

記者扶小萍/南投報導


對抗熱傷害 預防有3招報你知
預防熱傷害有三招。(衛生局提供)

炎熱又潮濕的天氣,民眾很容易因身體無法正常調節高溫而發生熱傷害的情形。南投縣衛生局提醒大家常見的熱傷害包括熱痙攣、熱衰竭、中暑等,其中又以中暑最為嚴重,若處理不當,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暑假出門尤應注意防曬補充水分。

南投縣府衛生局統計至6月23日止,南投縣熱傷害達25人,較4月增加13人。民眾除從事戶外活動,待在室內也有可能會中暑。保持室內良好通風及適時補充水分,可預防熱傷害發生。另夏季室外氣溫動輒攝氏35度以上,車子在長時間日照下,使密閉的車廂有如烤箱,提醒家長外出開車時,切勿把小孩獨自留在密閉車內,以保護幼兒安全。


對抗熱傷害 預防有3招報你知

急救5步驟。(衛生局提供)

衛生局長陳南松提醒民眾,享受盛夏時光,請謹記「3招預防熱傷害」,(1)保持「涼」爽:在穿著上以淺色與透氣材質的衣服為主,嬰幼兒衣著上,不建議有過多的包覆。在室內保持涼爽通風,外出時嬰幼兒儘量避免陽光直射,並可攜帶手持式電風扇、遮陽帽、抗UV衣服或外套或選用適合的防曬用品。(2)「補」充水分:不論在室內或室外,適時適量補充水分,避免瞬間大量的補充水分或冰水。(3)隨時留「心」:外出時留意氣象資訊,避免在上午10時到下午2時外出。若搭車或開車,務必確實檢查孩童是否已下車,避免因孩子睡著,留置車內發生憾事。

如果身旁的人出現熱傷害徵兆,應採取「5步驟熱傷害急救」,(1)蔭涼通風:當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疲倦、食慾不振、活動力減退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迅速到蔭涼通風處。(2)鬆脫衣物:移除其身上過多、不透氣或太緊繃的衣物,並讓其平躺,足部稍微抬高,若出現有嘔吐現象,則協助側躺保持呼吸暢通,避免呼吸道阻塞,造成生命危險。(3)泡水或灑水散熱:全身頸部以下泡冷水,或用涼水擦拭身體,並搧風降溫,如手邊可取得冰涼飲料罐,可放置於其頸部、腋窩和鼠蹊部。(4)補充涼水:意識清楚,可給予少許鹽的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補充身體所需的電解質;若出現意識不清的現象,則不可以給予飲水。(5)儘速送醫:在處理熱傷害的過程中,若出現大量流汗、口渴、噁心嘔吐、輕微的意識混亂、昏厥等等症狀,或超出可以當場處理的情況,應緊急撥打119,尋求醫護人員協助。

中央氣象署為提醒社會大眾注意防範熱傷害發布「高溫資訊」,同步於中央氣象署全球資訊網、「生活氣象」APP及Facebook「報天氣」粉絲專頁等處提供高溫資訊,民眾出門前可先查詢相關訊息,穿著合適服裝並做好防曬工作。

更多新聞推薦

7月天象數不完!奇特變星亮萬倍、月掩土星與星團 月底還有流星雨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