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中的守護者 譜出大埔鄉的就醫路
自2002年起,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承接政府的「IDS計畫」,在偏鄉大埔設立醫療站,提供全天候醫療服務。這項計畫由林繁幸醫師首先擔任駐站醫師,並由林英龍醫師負責假日代班,直到2016年林繁幸醫師因健康問題而退休後,林英龍醫師成為常駐醫師。
林英龍醫師擁有偏鄉醫療的專業背景。年輕時,從日本自治醫科大學的臨床醫學研究所攻讀偏鄉醫療的博士課程。當時他的故高久指導恩師安排他到各科學習偏鄉醫療的技能與新知識。他也從恩師那裏學到了敬業精神和處事態度的重要性。當他完成學業歸國後,恩師送他一個寫著「醫道.人道」的小型方形匾額,目前懸掛在大林慈濟醫院健檢中心牆上。林醫師表示,他深受恩師「醫道.人道」精神的影響,因此來大埔醫療站,深切體會到偏鄉醫療的重要性以及困難之處。年輕且缺乏經驗的醫師,可能會因為無法應對這樣的工作壓力,而感到恐慌和神經衰弱,最終逃離這個崗位。
林英龍醫師遠離塵囂來到嘉義縣大埔鄉,守護居民健康,已近十年。盡管他是家庭醫學科醫師,但在處理各式各樣的緊急醫療狀況時,也須充當外科醫師的角色,並立即做出判斷並採取相對應的處置措施。在他的筆記中,記錄了許多個案,包括被蛇咬傷、被魚鉤勾傷、魚刺刺傷、虎頭蜂螫傷、野狗野貓、山豬咬傷、農作割傷、車禍、急性心臟疾病等。其中外科相關的個案就有326個。他透過回顧這些經歷,來省思醫療工作並進一步改進。
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曾經成功救治了一名接近休克的居民,該居民因心肌梗塞差點喪命。當時,他在山上割筍子,因天氣太熱沒喝水、也沒做適當的防護,身體出現冒冷汗及胸悶症狀,並在嚴重脫水和血壓下降的情況下趕到醫療站。林醫師立即為他進行心電圖檢查,發現心肌梗塞的情況,並迅速採取打點滴措施,最後成功將他送往大醫院進行心導管手術,拯救了他的生命。
「人生」這本書很難懂,有人說大埔鄉好山、好水、好無聊,但林醫師總是能利用空閒時間學習小提琴,鍛鍊身心,一方面陶冶性情、一方面紓解壓力。儘管工作壓力大,林醫師仍然熱愛這片土地,希望在有限的人生中,能繼續在這裡與同事們一起努力,鞠躬盡瘁,奉獻心力於偏鄉醫療。
(撰文:張菊芬、圖片:李宜恭)
最新生活新聞
-
成大晶體成長實驗室成長出上百種單晶 全球罕見4度登上國際頂尖期刊
(40 分鐘前) -
金門友善水獺生態服務給付開跑 即日受理申請
(50 分鐘前) -
許藍方開心日本遊 獨留王少偉窩香閨
(2 小時前) -
江翠地王上櫃3/打炒房5億營收急墜剩1成 立信300億案量上膛「算盤這樣打」
(2 小時前) -
江翠地王上櫃2/整合重劃區一戰成名 賴運興花24年打造百億集團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