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5°
( 16° / 14° )
氣象
2024-12-15 | TCnews慈善新聞網

《年年有餘系列展》於蒙藏文化館開展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即日起在蒙藏文化館展出「年年有餘系列展」,以「拈花微笑-連寶猜陶藝創作展」、「幸福藝饗-粘碧華藝術創作與收藏展」及「蒙藏吉祥文物」3大主題單元,展出與吉祥文物主題有關的陶藝、刺繡、金工及複合媒材創作藝術品,結合蒙藏文化具有吉祥紋飾的八吉祥、祥獸圖紋等工藝品、宗教法器、生活器用與家具,與民眾一同迎接吉慶有餘,嶄新的一年。藝術家連寶猜及粘碧華、文化部長李遠、前文化部長洪孟啟、蒙藏文化中心主任高玉珍、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董事長格桑堅參、臺北市雙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洪三雄等出席。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我們總覺得蒙古、西藏好像很遙遠,其實一點也不遙遠」,他提到自己經常到音樂展演空間聽蒙古馬頭琴表演療癒身心,也在收藏家中觀賞許多西藏文物,近期他也閱讀包含徐振輔的《馴羊記》、鍾文音的《別送》等兩本小說,分別描述了作家、藝術家在西藏追尋人生的歷程。「臺灣最可貴的地方是對文化的吸收及包容力非常強大」,所以即便蒙古、西藏看似遙遠,但是這些文化都在我們身邊。李遠除了鼓勵大家可以走得更遠,去了解世界,也可以就近走進臺灣的蒙藏文化館,當中也充滿文化及寶藏,「非常療癒每一個人」。





「年年有餘系列展」邀請臺灣當代女性藝術家連寶猜與工藝家粘碧華,將吉祥圖紋的意涵融合其絢麗璀璨、繽紛多彩的陶藝、刺繡及金工創作,帶給觀眾美好祝福的寓意。藝術家連寶猜投入陶藝創作40餘年,將生命的關懷與體驗經由陶瓷作品呈現給世人,2015年獲得佛羅倫斯藝術雙年展陶瓷類銀獎;工藝家粘碧華深耕刺繡工藝領域近40年,2023年獲「國家工藝成就獎」,是獎項設立以來,首位獲獎女性工藝家。





「拈花微笑」展出藝術家連寶猜36件佛菩薩塑像及各式彩繪陶瓷創作,其雕塑佛像大多表情從容、型態古樸、線條簡約,傳達不同的微笑與慈悲的意境,她所塑造的綠度母、白度母,如同眾生的母親,以悲天憫人關照著大地眾生。此外,連寶猜特別為此次展出創作一系列碗盤,描繪自然景色的漸次轉換,或人物神情的展現,呈現不同題材和多層次的釉彩,別具風采。


連寶猜提到,她的創作經常被說笑容像嬰兒一般,最主要的原因是她認為修行到極致時,就會成為人之初的嬰兒一般;至於佛像為什麼都呈現前傾的模樣,則是要展現父母給子女無窮無盡一輩子的愛,始終傾聽孩子聲音的意象。連寶猜說,走過世界各地,她與先生的年紀也大了,所以在此次展覽以後,她將要把作品都捐出進行義賣,所得捐贈給偏鄉補充醫療設備,「身在臺灣,就是要愛臺灣」。





「幸福藝響」展出工藝家粘碧華刺繡創作與工藝收藏140件,包含刺繡、首飾創作,以及珍藏的傳統刺繡作品。粘碧華特別為此次展出創作一幅「虎嗅薔薇」手工刺繡老虎作品,整體設計靈感來自西藏文化,老虎是力量和好運的象徵,並結合英國詩人西格里夫.薩松(Siegfried Sassoon)的名詩《於我,過去,現在以及未來》(In Me, Past, Presend, Future Meet)中的經典詩句「心有猛虎,細嗅薔薇」(余光中譯),與英國都鐸王朝的徽章「都鐸薔薇」造型完成創作,以此祝福大家新年充滿愛與力量。





粘碧華表示,她的創作、刺繡針法融合了不同文明及各個國家的文化,以及「她的老師」,亦即她的許多收藏。除了「虎嗅薔薇」以藏傳佛教的老虎為主體,當中加入伊莉莎白一世女王時代流行的針法「薔薇」,代表的是刺繡的底蘊中含有一顆柔軟的心;另一個作品「刺繡虛擬實境:我以我針織古今」,則是將傳統文化與現代人手不離的手機畫面做結合。近年她也走入偏鄉、社團、婦女團體等,透過她隨身帶在身上暱稱為「刺繡小餅乾」的配飾,推廣最基礎的針法,「希望讓文化能流傳更遠更好」。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指出,先人在祈願祝福與趨吉避凶的各種儀式文化中,運用可見的動、植物與天然資源作為圖像,隨著歷史文化的累積,逐漸發展成為現今具有迎祥納福象徵的圖騰符號。「年年有餘系列展」以吉祥紋飾為主題,展出300餘件展品,展現人們對吉祥意涵的追求和期待,是從古至今不分地域與族群文化,人們心中永恆的嚮往。


「年年有餘系列展」自即日起展至2025年5月18日止。展覽期間,除文物展示外,週末也有舉辦刺繡工藝體驗、陶藝創作體驗、專題講座、蒙藏文化手作體驗課程及蒙藏服飾穿戴體驗,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與。


資料來源:文化部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