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6°
( 16° / 15° )
氣象
2025-02-10 | TCnews慈善新聞網

東台灣首間「心蓮病房」感人故事登上大愛劇場


東台灣首間「心蓮病房」感人故事登上大愛劇場


大愛劇《生日快樂》講述的是東臺灣第一間「心蓮病房」的真實故事,一群平均25歲的醫護人員,必須從「積極的救人者」,變身成為「安寧的送行者」,形形色色的病患間,他們無所不用其極的圓滿每一段破碎人生。由蔡亘晏、張 翰、許乃涵、宋偉恩、周宜霈領銜主演,找來王嫚萱、郭文頤、游君萍、黃露瑤、劉黛瑩、黃浩詠的醫護群,更是本色出演,讓探討生命旅程的沉重議題,添加了鬧烘烘的溫馨喜感,全劇要呈現的就是一句話「只要能睜開眼睛,每一天都是我的新生之日」,當人生走向最後一段路,活著的有生之日都要快樂。


劇中主要演員一場殺青戲,也是整齣戲的劇終。海邊拍攝當天氣溫驟降,還一度飄雨,讓大家都很緊張。所幸雨很快就停,上戲無法穿大衣,冷冽的海風,刮的每個人骨頭都痛。,下戲後能穿的能包的,全部裹緊緊,劇組也為大家煮熱湯取暖,連海釣客都來討湯喝。大家又冷又暖的狀態,也是《生日快樂》期待帶給觀眾溫暖的力量。



東台灣首間「心蓮病房」感人故事登上大愛劇場


看點1.蔡亘晏本色演出


蔡亘晏第一次演出真人真事的大愛劇,她覺得自己「表現得很自在」。劇中飾演護理師「陳美慧」,蔡亘晏形容自己飾演的角色「就像戰車一樣,有目標就直直往前衝,非常的直爽、率性、堅韌,也不怕跟人家起衝突,對的事情她就是要做到底」。蔡亘晏拍完後學到「人不要活的這麼地逞強,要接受身邊人的幫忙」。


看點2.許乃涵個性大反轉


許乃涵在劇中飾演「賴惠雲」護理長,原型角色非常溫柔、講話輕聲細語又非常有耐心,是整個「心蓮病房」的潤滑劑、情緒諮商師、充滿睿智的仙女,許乃涵說「這跟我本人非常不像」,整齣戲拍完她覺得要把愛、道歉、再見跟小小的感謝說出來「所以我更珍惜當下,現在就開始做」。



東台灣首間「心蓮病房」感人故事登上大愛劇場


看點3. 角色復刻還原,張翰廣東腔


張翰飾演的王英偉主任是香港僑生,不過中文廣東腔口音不太重,張翰觀察細微「把ㄋ用ㄌ、ㄕ用ㄒㄩ發音,尾音也會拉長,做一點點的微調」。在個性上王英偉主任是圓融風趣,張翰說「我講話有點太過認真嚴肅,跟我很不一樣」,不過在實驗精神上,王英偉主任會嚐試任何對病人有益的研究,張翰覺得自己是水瓶座「對很多事情都很好奇,會想要試試看」,像是對電子狂熱兩人就很像。


看點4.原汁原味,宋偉恩「蓄長髮」


很宋偉恩在劇中飾演志工「石世明」,劇中自我介紹「十四名」,為了還原原型角色的長髮,陽剛的大男孩戴上假髮竟流露出一股淡淡的陰鬱氣息。拍戲後體會到李國修曾說「看戲修心,演戲修行」的用意,宋偉恩說演戲對他的幫助是「提前修練很多事情,為我們的人生事先做準備」面對生死有了不一樣的看法與認知。



東台灣首間「心蓮病房」感人故事登上大愛劇場


看點5.綠葉助攻!周宜霈、王嫚萱、郭文頤、游君萍、黃露瑤


五個人飾演「心蓮病房」護理師。周宜霈說劇中角色跟她自己的個性「超級不同!我平常沒有笑容的臉很常被誤會是心情不好,很有距離感,說話也不是輕柔慢的那種,角色與大部分的我可以說是是極度反差!」。倒是在劇中周宜霈是「精油擔當」,開拍前特別跟護理師討教才知道精油針對各種症狀的不同舒緩效用,除了各種塗抹按摩手法,甚至可以加在水裡飲用,她說「算是也得到一個很棒的知識!」。王嫚萱說她詮飾的「富秋」,看似堅強但其實心比任何人都脆弱,很愛哭!跟她很像。



東台灣首間「心蓮病房」感人故事登上大愛劇場


看點6.醫療職人劇英文專業術語,狂練舌頭靈活度


劇中的每一場會議、換班交接,醫療團隊之間溝通的醫療術語都會用到英文專有名詞,張翰飾演王英偉主任,不但要練原型角色僑生港腔,還要背英文,對一些不容易背訟的只能硬背「用一直唸,甚至拼出來,寫一寫加深印象,用之前再加強多唸幾次,才能唸得順,大致上是死背」。所幸他講得最多的詞,只是要各位醫護好好閱讀各種「PAPER」,蔡亘晏、許乃涵、宋偉恩、周宜霈、郭文頤、王嫚萱、劉黛瑩等人就沒那麼輕鬆了,常常都是哀號著背完,轉眼又忘了,第二天再重背,無限反覆三個月才得以解。



東台灣首間「心蓮病房」感人故事登上大愛劇場


撰文、攝影/大愛電視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