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8 | TCnews慈善新聞網

慈大模擬手術融合專業與人文 助醫師精進醫術

慈大模擬手術融合專業與人文 助醫師精進醫術


「2025年4月慈濟模擬手術-臺灣耳科、美容外科、外傷醫學會聯合課程」,18日舉辦送靈、感恩追思暨入龕典禮。一早在靜思精舍常住師父引禮下,慈濟大學師長、及來自全台臺灣耳科、美容外科、外傷醫學會的醫師們一起送別無語良師最後一程。八位無語良師是蘇蘭、張台芝、賴國永、劉興祥、葉章寶圓、張怡蕙、林數美、周林採綉。


慈大模擬手術融合專業與人文 助醫師精進醫術


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表示,無語良師從不設限使用對象與方式,展現「無私、無我、無相」的大愛精神,不僅成就醫學教育,更啟發社會反思,若人人皆能如此,社會將更加祥和。慈大模擬醫學中心及無語良師計畫已成為全球獨特的外科術式教學平台,不僅提供給慈大醫學生,更開放給全台40個醫學會與海外醫師參與。慈濟的課程融合人文與專業,造就莊嚴隆重、與眾不同的課程氛圍,讓醫學教育更具深度與溫度,也讓未來醫師學會以專業與慈悲照護病人。


慈大模擬手術融合專業與人文 助醫師精進醫術


在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的安排下,此次臺灣耳科、美容外科、外傷醫學會聯合課程,從四月十四日起,有來自國內外70家醫院、134名醫師參與。感恩追思典禮時,醫師們獻唱「感恩的心」,表達對無語良師無私奉獻,以及家屬成全的感恩之意。臺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陳柵君表示,手術並非只是下刀而已,而是要做到盡善盡美,從大學畢業後,很少接觸解剖,很難得有臨床再精進的機會,再次感恩無語良師和家屬。特別的是,外傷醫學會課程為期兩天,共進行十多個小時密集訓練,學員全程專注投入學習。臺灣外傷醫學會理事王健興表示,醫療知識仍有許多不足之處,並非如大家預期的全然掌握,因此更需精進對人體的理解,以因應醫療現場多變的狀況。模擬手術不僅提升了專業知識,也增強了面對突發事故時的應變與治療能力。


慈大模擬手術融合專業與人文 助醫師精進醫術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症外科主任王毓駿醫師表示,以復甦型胸部切開術為例,通常是病患嚴重休克、甚至心跳停止,得在五到十分鐘內做決定。透過模擬手術的練習,既可縮短手術時間,也能更熟悉術式,拯救更多病人。國軍桃園總醫院骨科部主任鄭國中醫師表示,曾參與並指導法國、美國、泰國、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的大體課程,沒想到,卻在慈大的模擬手術課程獲得更多。因為,從家訪起,就感受到家屬的殷切期許,彷彿是面對家人一般,每一刀都非常珍惜,心態更穩定,也想付出更多。


慈大模擬手術融合專業與人文 助醫師精進醫術


蘇蘭老師的女兒黃明香表示,媽媽踏入慈濟後,積極響應證嚴上人說「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變得開心、快樂,走出了原先封閉的生活。媽媽生前很堅定捐贈大體,即使子女極度不捨意見不一,最終仍然理解和支持。尤其,啟用典禮這天正是媽媽生日,也讓她如願以償。林數美老師的兒子李建隆表示,感恩慈濟能圓滿媽媽的遺願,因為媽媽罹癌後,心心念念的就是能否如願捐贈大體,很敬佩媽媽,她真的很偉大。


周林採綉老師生前積極投入慈濟志工行列,面對三兒子不幸車禍腦死,忍痛幫他捐贈器官遺愛人間,自己也簽署大體捐贈志願書。女兒周美君表示,媽媽始終以身教來教育子女,今天能圓滿心願,子女都替她開心,更是子孫最好的榜樣。葉章寶圓老師深信「即使離開世界,也能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幫助別人」,女兒葉雪峰也在2023年成為無語良師。兒子葉健政表示,模擬手術讓逝去的生命更有價值和意義,所以,全家人也都簽署大體捐贈志願書,未來也會依循媽媽的腳步,繼續行善助人。


慈大模擬手術融合專業與人文 助醫師精進醫術


靜思精舍德霈師父表示,不論是醫師或家屬的分享,都讓人非常感動。上人常期許大醫王要志為良醫,也就是醫人、醫病、更醫心。感恩無語良師的大捨成就了大醫王,家屬把思念和不捨化為祝福,大醫王更不忘囑託,造福更多病患。


撰文/王碧霞、葉秀品;攝影/許榮輝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