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再發現 深入在地歷史與人文記憶
「經典Odyssey in彰化」特展於4月16日至27日在彰化美術館五樓展出,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彰化這座人文薈萃的古城,《經典》雜誌除了企劃兩期的「建築台灣」報導,介紹彰化市及鹿港鎮的老屋新生典範,同時規劃影像特展,以《經典》擅長的人文歷史角度,帶領讀者從點到面深度認識彰化,並精選13位攝影師的優秀攝影作品展出,喜愛攝影的您千萬不能錯過。
彰化縣文化局局長張雀芬致詞時表示,盼了四年,終於等到《經典》跟彰化美術館的檔期銜接上。她先以主題牆上的鹿港丁家大宅舉例,肯定《經典》為彰化做了很多即時且深入的報導,感謝《經典》透過三個彰化的主題來介紹在地文化歷史,讓更多人認識彰化。美術館的定位就是呈現許多藝術創作,攝影展也是很適合展出的形式,期待未來還有機會和《經典》合作,讓更多優秀的攝影作品在彰化展出。
彰化縣社會處處長王蘭心,首先代表王惠美縣長感謝慈濟對台灣的貢獻及社福的照顧,這次展覽不只將彰化推廣出去,更具有教育的意涵。在眾多攝影作品中,她對「讓惜食取代剩食」這幅展品印象深刻,透過照片呈現出食物浪費的議題,也警惕大家要真正將SDGs落實在生活中。她也表示這麼好的展覽要多鼓勵大家來參加,歡迎大家把握時間前來觀展。
《經典》雜誌總編輯王志宏指出,慈濟有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人文,人文的使命是「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經典》多年來承擔這份責任,除了放眼國際,也深入耕耘台灣在地,持續爬梳被遺忘的島嶼故事。當教育部開始重視學童的閱讀量,《經典》也不落其後,在各地舉辦展覽,提倡閱讀的重要性。去年更啟動「豐富閱讀 《經典》公益行動計畫」,在高雄獲得很大的迴響,今年也將這樣的資源帶到彰化,結合在地慈濟志工及策略夥伴「隱竹齋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資源,將《經典》雜誌帶到有興趣閱讀的國、高中生手中,用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內容,豐富他們的視野。
本次在彰化美術館的展覽特別規劃五大主題。「穿梭鹿港巷弄」以新舊照片的對比,帶領觀者重回昔日「一府二鹿三艋舺」的重要港口─鹿港,從清代的泉州聚落、繁華的貿易市街,到日治時期的都市改正與現代觀光浪潮,鹿港的建築與生活空間見證了台灣社會的變遷,也呈現建築本身在歷史演變上蘊含的文化價值,期待讓更多人了解老屋保存的重要性。
「探索台灣最長的河流—濁水溪」則希望讓觀者跟著《經典》過去兩度溯源的腳步,看這條母親之河,如何承載著人們與河流共生的智慧,以及與彰化密不可分的關係。「19世紀彰化在地醫療史的開始」則點出彰化現代醫療的開端,隨著19世紀西方醫療宣教師踏足台灣,陸續在北、中、南部開展醫療宣教的典範,而在中部,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蘭大衛醫師與梅監霧牧師共同創立彰化基督教醫院。
彰化建縣已超過300年,豐厚的人文底蘊自然也培養出許多文壇大家,像是鄉土文學作家洪醒夫,以及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等人,展區也呈現出這些人的詩歌作品,看他們如何描繪腳下這塊土地。而為了讓更多人認識賴和及其創辦的在地詩社「應社」,特別規劃展出資深媒體人楊憲宏珍藏的《應社詩薈》,其祖父楊木是應社的創始成員,現場也提供複印本,可細品這些橫跨日治與戰後兩個時期的本土詩歌作品。
《經典》雜誌長年深受外界肯定,創刊26年來榮獲42座金鼎獎。本次也精選了13位攝影師合計35幅照片,從發現、探索、人文、關懷四個面向,透過一張張照片,帶領觀者走入不同的世界。現場也有陳列《經典》歷年榮獲金鼎獎的出版書籍,讓讀者可以在展區內慢慢閱讀,無論你是喜歡閱讀,還是攝影,都歡迎你來到展場內感受《經典》中的「經典」。
撰文、攝影/大愛電視
最新生活新聞
-
-
新型詐騙手法全解析! 6/22中市府邀您大墩文化中心識破騙局守護荷包
(4 小時前) -
中市高級救護訓練結合3D實境設備 消防局:全面提升實務應變能力!
(4 小時前) -
總分全國之冠!中央考評地方衛生機關業務 中市衛生局蟬聯4年綜合獎六都第一
(4 小時前) -
追星「南十字」星座!天文館墾丁三日遊帶你穿越星空與生態奇景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