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7°
( 18° / 15° )
氣象
2024-11-25 | 警政時報

Arete亞瑞特CEO直擊詐騙防制|「大逃殺」策略衝突與挑戰

Arete亞瑞特CEO直擊詐騙防制|「大逃殺」策略衝突與挑戰
(圖/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公司提供)

【警政時報 薛秀蓮 / 台北報導】


台灣公股金融業近日作出一項震撼性的集體決策——全面停止在Facebook、LINE、Google等社群平台的廣告投放,以展現打擊詐騙行為的決心。此舉立即引發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


為了深入剖析這場「廣告大撤退」的真實意涵,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公司創辦人兼CEO Steven黃逸旻身為破千數位行銷專案的主導者、「社群行銷管理師證照」中華民國電腦技能基金會總顧問,以及世新大學口語暨社群傳播學系課程顧問,並曾領導奧美社群團隊,以其深厚的專業背景和豐富經驗,為我們剖析數位行銷如何應對詐騙挑戰,並提供最佳解法的深刻見解。


對於金融業這次全面停止社群廣告的舉措黃逸旻表示,這個決策的初衷無疑值得肯定,打擊詐騙、保護消費者利益是金融機構的重要社會責任。然而,我必須強調,全面停止廣告投放的策略,可能並未真正命中核心問題,反而存在矯枉過正的風險。


首先,廣告平台並非如部分聲音所稱的「不願意落實實名制」。實際上,許多主流平台早已推出嚴格的金融驗證機制,例如Facebook自2024年6月起要求所有金融廣告主完成身份驗證,並公開相關資訊;Google更是在2022年便要求金融廣告主通過第三方機構審核資格後才能投放廣告。這些措施不僅提升了廣告透明度,也大幅壓縮了假冒行為的生存空間。


因此,將廣告平台簡單標籤為「不願意落實實名制」,顯然忽略了這些平台已經做出的努力,也對市場傳遞了不公平的信息。真正的問題在於,部分金融機構可能自身並未全面配合平台規範,導致驗證機制在執行層面存在落差。與其一刀切地停止投放廣告,更應該思考如何強化廣告主的自律與平台的協作,才能從根本上提升金融廣告的可信度與安全性。


黃逸旻說坦白說,這種做法的效果有限,甚至可能適得其反。當合法的金融廣告消失後,市場會出現「流量空缺」,詐騙團體正好可以利用這些空缺加大投入,吸引更多受害者。


此外,這樣的舉措會讓消費者對金融廣告產生普遍的不信任感。當合法廣告撤下,消費者無法有效區分真假資訊,市場的透明度也會受到損害,長期來看反而不利於金融業的健康發展。


更現實的是,這樣的舉措如何確保全民知道金融廣告已全部停止?這需要極大的行銷預算進行宣導,而一旦廣告復出,又需要再度投入資源重建信任。這樣的循環成本非常高,對金融業而言並不划算。


停止與Facebook、LINE、Google等主要數位平台的合作,幾乎等同於與網路生態切割,這對金融數位化的轉型是巨大的倒退。


例如,數位金融服務的推廣需要依靠線上廣告與社群互動來建立信任,全面停止廣告會直接影響品牌的數位化努力。合法廣告的撤出,更可能讓非法機構有機可乘,進一步侵蝕本該屬於正規金融的市場空間。


這樣的決策其實並非「釜底抽薪」,反而可能讓市場倒退回傳統的資訊孤島時代。


黃逸旻指出面對詐騙問題,更好的解決方案是需要多方合作,而不是簡單的一刀切。他認為更務實的建議:



  • 全面推動金融驗證機制

    不僅需要確保所有金融廣告通過實名制,還應建立動態審核系統,對多次修改廣告內容的廣告主加強審核,徹底杜絕假冒行為。

  • 推廣防詐教育

    與社群平台合作,開設互動式防詐課程。例如,透過銀行APP提醒消費者注意防詐手段,或針對不同年齡層設計分眾教育內容,讓消費者在日常中提升警覺性。

  • 建立聯合即時反詐應變機制

    與平台成立全天候的反詐小組,利用AI監控與人工審核結合,快速辨別並下架可疑廣告,確保平台具備即時反應能力。

  • 參考國際成功案例

    例如,英國金融監管局(FCA)與Google合作,要求所有金融廣告事先審核;加拿大推出的詐騙報告機制,讓消費者能輕鬆舉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則與社群平台合作,推廣金融教育,這些都是值得效仿的實踐經驗。

  • 利用技術創新打擊詐騙

    引入區塊鏈技術,將金融廣告的來源與交易透明化,讓消費者可以即時驗證資訊的真偽,從而提升整體安全性。


  • 黃逸旻更進一步表示,事實上我和許多公股及民營金融公司的朋友討論過這個議題,底層員工與業務主管普遍認為這樣的策略風險大於收益,但高層管理者對數位廣告的運作與實際影響似乎了解不深,讓基層無法推動更有效的策略。他們特別希望我能透過文章讓業界更清楚這些問題。


    甚至有民營金融機構的主管跟我說,他們視這為搶進市場的絕佳機會,因為公股銀行撤出廣告後,他們的正規廣告能以更低成本獲得更多曝光。


    數位時代要打詐,但不能打自己


    這招「大逃殺」,究竟「逃」得了誰?又誤「殺」了誰?停止廣告投放的確展現了金融機構打擊詐騙的決心,但在這場「大逃殺」中,真正受傷的可能是合法金融機構和廣大消費者。詐騙廣告未必因此絕跡,反而可能趁合法廣告的空白擴大影響力,誤導更多民眾。而金融品牌失去數位曝光,則面臨信任度下降、市場競爭力削弱的風險,甚至可能讓非法廣告趁勢而起,進一步危害整體生態。


    真正的問題不在於廣告本身,而是如何讓廣告平台與金融機構攜手合作,建立更透明、更有效的防詐機制。同時,在數位時代做好數位社群行銷,不僅是品牌長期發展的基石,更是打擊詐騙的關鍵策略。透過強化廣告內容的可信度與辨識度,讓合法金融廣告成為市場主流,取代虛假廣告的影響力,才能真正打擊詐騙行為。


    正如我一直強調的,與其「硬碰硬」,我們更需要「智取」。透過科技創新、教育推廣和政策整合,再結合專業的數位社群行銷策略,打造一個透明、安全且高效的金融生態環境,壓縮詐騙的生存空間,讓合法廣告的聲音更響亮。數位時代要打詐,但更重要的是不要誤傷自己。唯有智慧應對、善用數位行銷的力量,台灣金融業才能邁向更健康、更長遠的未來。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