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在筆下,也在生活裡!臺文館臺灣漢詩推廣系列活動展開!
國立臺灣文學館自5月23日起推出「臺灣漢詩繪讀本推廣活動」!號召全國教師、學生及一般社會大眾,透過主題工作坊、教師研習及微型書法展等,結合臺文館歷年研究及出版成果,包括:《全臺詩》、《臺灣漢詩三百首》與《貓奴容鼾睡》、《宴享醍醐味》等繪讀本,讓古典詩不再只是背誦練習,而是一種跨越世代、走進日常生活的文化閱讀!

國立臺灣文學館表示,在臺灣本土文學創作的歷史長河中,臺灣漢詩是曖曖內含光、與土地緊密連結的文學瑰寶。漢詩中所描述的臺灣風土、飲食文化、歲時節令,以及所蘊含的情感,不僅可一窺當時臺灣人的生活,時至今日依然與現代社會密切相連。例如,清代新竹詩人林占梅在〈夜臥以一貓暖足戲占〉詩中寫道:「大度獨誇余,藝祖難匹對。臥側更無猜,貓奴容鼾睡。」,即活潑生動地刻劃了詩人在涼夜裏,甘願讓貓擠進被窩、鼾睡在旁,即使翻身不便也不忍驚擾之情境,這樣的生活經驗,至今依舊在許多養毛小孩的人們之間真切上演,百年前的詩句,始終溫暖動人。臺文館為延續過去24年集眾人力編纂完成的《全臺詩》成果,以及歷年開發的漢詩繪讀本等相關古典詩資源,特與國立臺南大學國文系合作,邀請學界專家及第一線教學現場教師,規劃校園及社會大眾之系列推廣活動。

本次系列活動規劃四大推廣主軸:5月至7月辦理兩場主題工作坊與一場教師研習會,分別聚焦「臺灣漢詩與文人生活」、「臺灣漢詩的旅遊書寫」及「臺灣漢詩的教學應用」;7月至10月則巡迴推出五場「心托毫端:臺灣漢詩書法展」,涵蓋臺南、新北、宜蘭等地,展現漢詩與書藝交融之美。以具體教材與課程講座,開啟臺灣漢詩多元的閱讀方式與詮釋可能,讓文學不再是課本中的冰冷文字,而是生活中的溫柔對話。
第一波展開的主題工作坊希望帶領校園師生重新認識詩人筆下的日常生活。 5月23日(五)於國立臺南大學舉行首場,邀請曾國棟、王建國、陳曉怡與葉乙麟等講者,分別從節慶、園林、飲食與書法等面向切入;第二場工作坊則預計於7月26日(六)於臺文館舉辦,由施懿琳、余美玲、吳東晟與林麗美老師,帶領大家漫遊漢詩中的臺灣地景,感受傳統文人乘車搭鐵道、夜宿旅社的現代生活體驗。
接下來專為中小學教師設計的教師研習會將於7月15日(二)上場,課程結合AI應用、繪本教學、吟唱實作與詩歌賞析,由第一線教師與學者共同授課,讓臺灣漢詩不只是「讀得懂」,更能「教得會」。7月同步起跑的書法展,則以櫟社詩人蔡啟運「療貧日日托毫端」詩句為名,邀集22位書法創作者(為各級學校教師與師培生)書寫臺灣漢詩作品,展期將持續至10月,巡迴於臺文館、臺南大學、新北市桃子腳國民中小學及宜蘭縣羅東鎮北成國小等地,期使詩文與書藝成為生活美感教育的重要媒介。
各場次活動皆免費開放,誠摯歡迎關心臺灣文學與教育的民眾踴躍參加。
〈詩在筆下,也在生活裡!臺文館臺灣漢詩推廣系列活動展開!〉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享民頭條style》。
最新生活新聞
-
麥森瓷藝風華特展 藝術瓷繪大師現身臺南精采絕倫
(9 分鐘前) -
徘徊恐怖與搞笑 柚子漫畫集描繪異色人間
(20 分鐘前) -
大雨致交通受阻 花蓮秀林鄉和平村5/19停班停課
(21 分鐘前) -
高雄少年「蓮池潭旁釣錦鯉」惹議 民眾傻眼:超荒謬
(30 分鐘前) -
感性與知性藝文盛典 新竹帝寶藝術季特展展出全台藝術精英160餘件作品
(36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