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威力無限 華盛頓小學第二屆數位科學班畢業成果展今登場

圖說:華盛頓小學第二屆數位科學班畢業成果展,今(5/18)登場,展現學生在數位智能、科學手創與創意Maker等3大課程領域的學習成果。(華盛頓小學提供)
(勁報記者張亞痕/台中報導)隨著數位科技的日新月異,教育現場也不斷與時俱進。華盛頓小學第二屆數位科學班畢業成果展,今(5/18)登場,展現學生在數位智能、科學手創與創意Maker等3大課程領域的學習成果。活動現場由學生親自導覽作品,豐厚的創意與實作力,吸引眾多家長與來賓、一起見證這個值得紀念且自豪的重要時刻。
圖說:華盛頓小學第二屆數位科學班畢業成果展,今(5/18)登場。(華盛頓小學提供)
這次展覽以「智慧城市」為主軸,結合科技與生活應用,共展出9件專題作品,包括運用感測器與無線通訊開發的環境監測系統、具備RFID辨識與LED導引的智慧停車管理系統、融合RFID與密碼鎖技術的智慧物品轉運站…等等。
圖說:本次展覽以「智慧城市」為主軸,結合科技與生活應用,共展出九件專題作品。(華盛頓小學提供)
孩子們也從綠能出發,設計出風能、太陽能與水力發電裝置,模擬未來城市的能源管理。
圖說:本次展覽以「智慧城市」為主軸,結合科技與生活應用,共展出九件專題作品。(華盛頓小學提供)
另外,還有創意生活應用類作品,像是夜間景觀燈座、無線遙控燈與自動開蓋垃圾桶等,皆由學生親自構思設計、完成程式撰寫與實體組裝。
圖說:本次展覽以「智慧城市」為主軸,結合科技與生活應用,共展出九件專題作品。(華盛頓小學提供)
其中,為實現智慧城市的願景,數位智能課程聚焦於城市環境監控、便利交通與智慧物流3大面向,開發出「環境小偵探」、「泊車管家」、「華小轉運站」等3個作品。
圖說:本次展覽以「智慧城市」為主軸,結合科技與生活應用,共展出九件專題作品。(華盛頓小學提供)
「環境小偵探」小組成員紀丞峻、陳宥達、李昱辰、劉紘劭4人即熱情表示,作品可透過感測器、即時監控空氣品質等環境數據,迅速發現並鎖定污染源、降低環境危害,有助於保障居民健康和生活品質。
圖說:所有展出作品皆由孩子親自構思設計,完成程式撰寫與實體組裝。(華盛頓小學提供)
他們認為,科技不應只是冷冰冰冰的裝置、而該是一個真正能夠提升日常「幸福感」的好幫手。他們並打從心底地希望,作品不僅僅是一個科技專案,更是為大家帶來溫暖與關懷的計劃,讓人們回到家時、都能感受到安心與放鬆。
圖說:所有展出作品皆由孩子親自構思設計,完成程式撰寫與實體組裝。(華盛頓小學提供)
而科學手創專題與應用部分,「風之城、光之島、水之都」3個專題,分以能源與智慧城市為主軸,探討風能、太陽能與水力發電,並透過實作發電機構與智慧應用,呈現科技與永續發展的結合。
圖說:所有展出作品皆由孩子親自構思設計,完成程式撰寫與實體組裝。(華盛頓小學提供)
創意Maker專題方面,孩子們運用所學的Inkscape圖形編輯技巧,及各類線上工具,像是雷射切割機的認識與操作等,成功打造出獨一無二的個人創意作品。
圖說:所有展出作品皆由孩子親自構思設計,完成程式撰寫與實體組裝。(華盛頓小學提供)
包括許天意、洪雅歆、鄭有順、葉宸妤4人完成的「城市景觀燈座」;周世璿、廖致凱、陳雲筑、徐稚甯合作的「嘎比G小精靈」;王語辰、李昱璇、高崧晏、李穆恩4人,用創意點亮想像的「魔法遙控燈」,件件精彩。
圖說:所有展出作品皆由孩子親自構思設計,完成程式撰寫與實體組裝。(華盛頓小學提供)
校長楊麗玲指出,華小孩子經過6年洗禮後,所習得的專題發想、系統整合,以及解決問題的高度熱情與應變能力,經由作品的發表展露無遺。也因此可以看見,這群未來的科技人才,不僅學會應用數位工具、更能從生活需求出發,思考科技如何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智慧便捷。展覽圓滿成功,也為孩子們的小學階段劃下精彩句點。
最新生活新聞
-
-
東門美術館30週年典藏展登場 呈現台灣當代藝術風貌
(33 分鐘前) -
Robofest世界機器人大賽 台灣年輕學子延續佳績
(35 分鐘前) -
麥森瓷藝風華特展 藝術瓷繪大師現身臺南精采絕倫
(37 分鐘前) -
徘徊恐怖與搞笑 柚子漫畫集描繪異色人間
(49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