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科大5隊勇奪全國技專實務專題競賽多項大獎 展現創新實力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在教育部主辦「2025年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暨成果展」中,南臺科技大學學生團隊表現亮眼,於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共有5組作品獲得佳績,包含2項第1名、1項第2名及2項佳作,展現南臺科技大學在創新實務應用與跨領域設計上堅強實力;本屆競賽於近日於臺北世貿一館舉行,計有來自全台48所技專校院、共1,181件作品報名,經由產學研專家嚴謹書面初審後,僅有141件作品入圍決選,最終評選出64件獲獎作品,競爭激烈,獲獎殊為不易;本次競賽分為16個類群進行,涵蓋技術、設計、管理與人文等多元領域,南臺科大學生展現優異專題實作成果,備受評審肯定。
榮獲「護理與幼保群」第1名作品《手護棉》,由創新產品設計系陳亞麟老師指導林采億、胡可薇、彭翊蓁、林建勝、賴柔彣等同學組成團隊製作,此作品是一款專為單手不便女性設計經期產品,從更換、黏貼到收納,全流程皆可單手獨立完成,旨在協助使用者在生理期間維持隱私與自理能力,顯著提升生活品質與使用體驗;團隊起初從關注身障女性日常挑戰出發,透過實地訪談單手截肢者,深入理解其在生理期間面臨實際困難—受訪者普遍反映,傳統衛生棉未考量單手操作需求,更換過程不僅耗時,還常需他人協助,造成隱私受限與使用不便。
有鑑於此,團隊展開設計探索,歷經草圖發想、模型打樣與使用者測試,反覆調整產品結構與操作流程,力求在單手操作性與實用性之間取得最佳平衡,最終產品經實測獲得高度肯定與正向回饋;該作品同時也於教育部「青春設計節創意設計競賽」榮獲「立體造型暨產品設計類工業組」評審團獎,在「南臺盃校園三創競賽」中獲得「繽紛創意組」第2名,並成功入圍美國「IDEA傑出工業設計獎」,展現其國際級設計潛力。
榮獲「資工通訊群」第1名作品《iOP─外科手術室之人工智慧器械辨職置盤點系統》,由電子工程系陳銘哲老師指導學生張顏丞、李政彥、楊振煒組成團隊;該系統針對手術室中器械遺失導致醫療疏失問題,提出具高度導入性與即時辨識效率創新解方;作品運用人工智慧辨識技術,成功實現99%器械辨識準確率,並將傳統需15分鐘清點程序壓縮至僅需1秒,顯著提升手術室工作效率與安全保障,獲得評審高度肯定。
榮獲「商品設計群」中第2名作品《溯》由視覺傳達設計系賴孟玲、童鼎鈞老師指導,林家筠、林筱慈、陳漢銘、何語薰、楊愉安5位同學組成團隊,從實際參與淨灘行動開始,將撿拾而來海洋廢棄物轉化為教具設計的主要素材,發展出一套兼具教學應用與永續價值的推廣套組;整體作品包含3本主題教具:《漂・海廢圖鑑》、《研・實驗手冊》與《誌・教學紀錄》,詮釋海洋廢棄物流動、轉化與再生過程,強化教學現場參與感與實作性。
「海廢圖鑑」以抽拉式裝幀設計模擬海廢隨波漂流的動態,翻閱時彷彿撿起一件件被忽略垃圾,提升閱讀者的沉浸感與環境反思;「實驗手冊」則收錄各類海廢再製試片,呈現從廢棄物到再生材料可行轉化,啟發學習者對再利用工藝認識與想像;「教學紀錄」完整記錄與國小師生推廣互動過程,並以波浪造型書頁與回收魚繩縫線裝幀,象徵著海廢循環再生與教學層層深入教育意涵。
榮獲「工業設計群」佳作的《HarmoniKids AI兒童音樂探索家》,由創新產品設計系馮嘉慧老師指導洪秀羽、吳愉婷、廖庭暄、周瑀欣等4位同學製作,該作品透過數位學習結合AI影像辨識技術,以情境故事與音符積木遊戲互動,引導孩童在遊戲中探索節奏、音高與樂曲創作,進而培養其基礎音樂素養,打造出融合趣味與教育功能學習體驗。
此外,資訊管理系《塑膠押出製程導入智慧製造之商轉實驗研究》於「商業群」獲得佳作,展現出團隊對於智慧製造之專業關注與實踐能力。
南臺科技大學一向重視學生專題實作與產學連結,透過跨領域教學與實務導向課程培養學生創新解決問題能力;本次獲獎成果不僅彰顯學生團隊創意實力與設計深度,也體現指導師長們專業引導與支持;未來南臺科大將持續鼓勵學生投入創新專題實作,厚植技職教育核心競爭力。


最新生活新聞
-
-
竹縣AIoT加速器續航第四屆 新創對接東南亞拓展國際鏈結
(6 小時前) -
第3屆「慢經濟學院」開訓 點亮地方青年新動能
(6 小時前) -
興達電廠3、4號機轉備用 環保局:未核發展延許可並要求如期除役立場不變
(6 小時前) -
2025/05/23 空氣品質說明(22:00)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