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接環評限制20人發言遭批 彭啓明:開放網路表達機制蒐集民意

環境部將於26日舉行環評大會,審查基隆協和電廠改建天然氣的四接環評案。然而,開會現場限制20人發言,超過人數將採抽籤制,引起環團不滿,今天(24日)甚至到環境部大門口抗議,批評環評大會恐淪為「縮水環評」。對此,環境部長彭啓明回應,強調並非限縮民眾發言,並推出網路表達機制,讓更多人參與討論。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表示,2月20日深夜發起反對抽籤決定環評發言權的連署,短短數日已有53個團體、357人參與。她指出,環境部會議空間可容納遠超過20人,且四接前次環評初審會議曾有近60位民眾入場發言,但在關鍵的大會審查階段,環評參與權卻被限縮至20人並改採抽籤制,恐導致意見無法多元呈現。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則認為,1月17日的環評專六審中,仍有許多疑義尚未釐清,當天環評委員未進行實質審查,便直接送交大會。然而,環境部不僅加速行政排審,還限縮公民參與,形同為台電「開綠燈」,甚至「踩油門」推動審查。
王醒之也說,環境部啟動「環評總體檢」,表面上是在回應社會批評、優化審查程序、調整環評制度,但另一手卻悄悄搭建「環評防火牆」,縮限公民參與人數,更首開惡例用「抽籤」,壓縮公民參與空間,讓環評大會變成「縮水環評」、「過水環評」,恐讓環評總體檢乃至未來環評法修法的方向,將更以經濟部的意志、往開發主義靠攏。
對此,彭啓明解釋,旁聽人數以20人為原則,是從16年前就訂下的規定,而上次初審會議,正反意見都未能推派各10人代表發言,導致近60人發表意見,拉長會議時間,加上會議場地空間有限,這次才允許中籤20人進場發言。
(延伸閱讀:四接環評6度闖關 環團批台電推「漂綠計畫」與業者狼狽為奸)
彭啓明強調,規定現場僅有20人發言並非限縮,而是依照場地空間及時間考量,很難容納更多民眾,而除了現場發言的20人外,其餘民眾可透過網路表達意見,在環境部官網填寫雲端表單,時間至26日中午止,屆時環評大會,也會要求環保司念出大家的表單,讓民眾都能參與環評審查的過程。(責任編輯:呂品逸)
最新生活新聞
-
-
台南亞太主球場首開放球迷體驗 市長為8場台韓交流賽開球拉序幕
(16 分鐘前) -
中信飛牡蠣奪太平洋職業聯賽首冠 17歲小將奪MVP晉級國際賽
(16 分鐘前) -
慈悲與博愛的情誼 心道法師聖山寺點燈祈願為教宗祝禱
(17 分鐘前) -
114年全國地方議會正副議長聯誼會聚共識,辦桌文化迎嘉賓
(18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