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31° / 21° )
氣象
2025-05-07 | 中央社

美眾院通過2項友台法案 美學者:釋出重要挺台訊號

美國眾議院5日通過「台灣保證實施法案」和「台灣國際團結法案」。胡佛研究所學者祁凱立認為這項進展釋出美國支持台灣的訊號,具重要的象徵意義,美國對台安全和外交政策仍延續川普上任前的方向發展。

「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理事、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顧問葉介庭(Chieh-Ting Yeh)受訪也表示,美國國會展現不分黨派對台灣的高度重視。

美國眾議院口頭無異議通過「台灣保證實施法案」(Taiwan Assurance Implementation Act)和「台灣國際團結法案」(Taiwan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Act)。前者授權國務院定期檢視與台交往所自我施加的限制,並列出解除計畫;後者強調聯大第2758號決議並未處理台灣與台灣人民在聯合國或相關組織的代表權問題。

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專精台灣議題的政治學者祁凱立(Kharis Templeman)今天接受中央社視訊訪問指出,2項法案於2023年即在眾議院通過,這次重新被提出表決,「顯示他們確實非常重視向台灣釋出支持訊號」。

祁凱立進一步表示,美台高度關注的「美台快速雙重稅收減免法案」(United States-Taiwan Expedited Double-Tax Relief Act)希望在接下來幾個月看到實質進展,這項法案日前獲眾議院高票通過,據他了解,參議院廣泛支持,但目前因其他不相關的政治議題卡關,如果順利通過,對台灣的實質意義將大於5日通過的2項法案。

他說,國會對這項議題已有更深的理解,從中長期來看,他對法案最終獲得通過持樂觀態度,只是時間點的問題。

他也提到,美國政府在諸多議程中,優先重視國防支出和國家韌性等議題,若能夠向其展現出自我防衛的決心,將能幫助台灣在華府爭取到更實質的支持。

他強調,在安全議題方面,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目前方向與他的第一任期和拜登(Joe Biden)政府並無顯著差異;「台美關係基本面沒有改變」,美國國會和政府大多數部門如國務院和國防部都十分支持台灣,令台美關係變得較為複雜的是川普對雙邊貿易關係的處理方式。

對於美國眾議院一口氣通過2項法案,葉介庭則指出,台美人及「台灣人公共事務會」10多年來一直在推動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和台美高層交流,法案的通過展現出美國國會對台灣的重視程度,對台灣而言「意義非常重大」,期盼走完立法程序成為政策。

「現在美國國會支持台灣的意志是非常強的」,葉介庭說,口頭無異議通過就是議員都了解大家對議題一定贊成、不必投票,在美中台關係極為敏感的此刻,美國眾議院400多位代表各地選民的議員能夠展現一致性支持,這將帶動其他國家挺台的輿論。

葉介庭也表示,受關稅影響,台美關係可能呈現出某種不穩定的氣氛,法案的通過很大程度給台灣和其他關注台美關係的國家一顆定心丸,像是「台灣國際團結法案」反映出美國國會對台灣國際參與的支持,可以為其他國家支持台灣創造出更多的空間。

談到「台灣保證實施法案」,葉介庭認為,台美關係越來越密切,將有更多實務層面的議題需要談判磋商,好比晶片產業或經貿合作議題,越來越要涉入所謂的「深水區」,雙方高層人員能夠在有需要的時候面對面坐下來討論也將變得更加重要。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