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 | 中央社
觀光署首訪羅馬推廣旅遊迴響大 擬設據點行銷台灣
以酷炫燈光搭配傳統扯鈴的表演拉開序幕,交通部觀光署今天首度到羅馬推廣台灣旅遊,引起熱烈迴響。迎接台義每週直航班次擬由7班擴增至19班,觀光署未來可望到羅馬設置服務據點,加強行銷台灣。
觀光署長周永暉與台灣觀光協會秘書長鐘逸寧親自率隊,到歐洲推廣台灣旅遊,今天首站選在義大利首都羅馬舉行,約有40家旅遊業者、媒體記者參加。
為讓義大利業者認識台灣地理人文風貌,除開場邀請虎劇團表演扯鈴舞蹈,現場並準備義語簡報、趣味遊戲、品茶、業者座談等豐富活動,伴手禮台灣黑熊頸枕也充分展現台灣文創巧思。今年慶祝台北-羅馬航線開航30週年的中華航空,以及營運台北-米蘭航線的長榮航空,都專程到場設置攤位。
重要出席者包括駐義代表蔡允中、觀光署駐法蘭克福辦事處主任謝長明、華航駐義分公司總經理董希文、長榮駐義分公司總主任薛智中,另有4家專營台歐線旅遊的業者參與,包括儷庭、宏祥、歐洲皇室旅遊、飛亞等。14、15日將接續在北義大城米蘭與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舉行說明會。
周永暉致詞時打趣,有人說來台灣只要做3件事,那人就是台灣人,包括去過玉山、日月潭、騎自行車環島。他也強調台灣是美食王國,有很多獲得米其林推薦餐廳,多達7個城市有米其林星級餐廳。
周永暉表示,華航與長榮每週共有7班直飛義大利班機,非常方便,來台灣除了吃美食、逛博物館,他特別推薦參與2大活動,第一是「台灣好湯」,台灣有多達19區溫泉,水質不輸日本,另一是「台灣燈會」,大家來此可體驗到截然不同的燈光藝術。
周永暉介紹,嘉義被紐約時報票選為全球第19個值得一訪的城市,其特色包括小火車可通往2000公尺高山;此外,台灣還有許多獨特地理景觀,例如屏東小琉球是由珊瑚礁形成,台東三仙台被選為全球100個旅遊目的地之一,如果大家到台灣一定會充滿驚喜。
蔡允中表示,台灣正與義大利商談,希望將每週7班直航擴增為19班,雙邊旅遊市場前景可期;遊客來台除感受自然風光及美食,台灣多個城市均有「智慧城市」相關建設,遊客在台灣隨時都能感受到台灣高科技發展已融入日常生活。
蔡允中說,他很高興聽聞政府有意在羅馬設置推廣台灣觀光的服務據點,台灣每年約有25萬遊客訪歐,歐洲每年約有25到30萬旅客到台灣,顯示人民往來互動密切,台義雙邊關係還有很多成長空間,他相信透過增強文化與商務互動,將讓台義關係更加強韌。
觀光署長周永暉與台灣觀光協會秘書長鐘逸寧親自率隊,到歐洲推廣台灣旅遊,今天首站選在義大利首都羅馬舉行,約有40家旅遊業者、媒體記者參加。
為讓義大利業者認識台灣地理人文風貌,除開場邀請虎劇團表演扯鈴舞蹈,現場並準備義語簡報、趣味遊戲、品茶、業者座談等豐富活動,伴手禮台灣黑熊頸枕也充分展現台灣文創巧思。今年慶祝台北-羅馬航線開航30週年的中華航空,以及營運台北-米蘭航線的長榮航空,都專程到場設置攤位。
重要出席者包括駐義代表蔡允中、觀光署駐法蘭克福辦事處主任謝長明、華航駐義分公司總經理董希文、長榮駐義分公司總主任薛智中,另有4家專營台歐線旅遊的業者參與,包括儷庭、宏祥、歐洲皇室旅遊、飛亞等。14、15日將接續在北義大城米蘭與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舉行說明會。
周永暉致詞時打趣,有人說來台灣只要做3件事,那人就是台灣人,包括去過玉山、日月潭、騎自行車環島。他也強調台灣是美食王國,有很多獲得米其林推薦餐廳,多達7個城市有米其林星級餐廳。
周永暉表示,華航與長榮每週共有7班直飛義大利班機,非常方便,來台灣除了吃美食、逛博物館,他特別推薦參與2大活動,第一是「台灣好湯」,台灣有多達19區溫泉,水質不輸日本,另一是「台灣燈會」,大家來此可體驗到截然不同的燈光藝術。
周永暉介紹,嘉義被紐約時報票選為全球第19個值得一訪的城市,其特色包括小火車可通往2000公尺高山;此外,台灣還有許多獨特地理景觀,例如屏東小琉球是由珊瑚礁形成,台東三仙台被選為全球100個旅遊目的地之一,如果大家到台灣一定會充滿驚喜。
蔡允中表示,台灣正與義大利商談,希望將每週7班直航擴增為19班,雙邊旅遊市場前景可期;遊客來台除感受自然風光及美食,台灣多個城市均有「智慧城市」相關建設,遊客在台灣隨時都能感受到台灣高科技發展已融入日常生活。
蔡允中說,他很高興聽聞政府有意在羅馬設置推廣台灣觀光的服務據點,台灣每年約有25萬遊客訪歐,歐洲每年約有25到30萬旅客到台灣,顯示人民往來互動密切,台義雙邊關係還有很多成長空間,他相信透過增強文化與商務互動,將讓台義關係更加強韌。
最新政治新聞
-
單一廠商高價包辦千萬標案?陳慧文質疑水利局新制潛藏系統風險
(14 分鐘前) -
花蓮民政處長查水表 他轟藍色恐怖
(20 分鐘前) -
「台獨打手、幫凶專欄」收到6千封舉報 國台辦:依法追責嚴懲
(32 分鐘前) -
刑法「棄保潛逃罪」三讀通過 林思銘:重建正義信任
(36 分鐘前) -
合體盧秀燕!蔣萬安:姊姊開口弟弟全力以赴
(44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