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 中央社
歐媒專訪 李淳:歐盟與日韓星談成數位夥伴獨漏台灣
歐盟圈主流媒體之一「歐洲動態」專訪駐歐盟代表李淳,探討美國吸引半導體投資「黑洞效應」下的歐洲處境。李淳直言歐盟缺乏明確政治承諾,包括歐盟與日本、韓國和新加坡談成數位夥伴協定,卻獨漏台灣。
根據「歐洲動態」(Euractiv)23日刊出的專訪內容,李淳首先指出,台灣在高科技代工製造的強項不只半導體,還有消費性電子產品,而且去年成長最大的是人工智慧伺服器。
對於台積電等台灣半導體企業赴海外投資,而且集中在美國,李淳表示,從經濟安全考量,分散生產基地是重要的,但產線外移的決定是在效率與供應安全之間重新求取平衡,台灣仍將維持關鍵生產服務提供者的地位。
他分析,美國正運用所有可用的政策和政治工具,棍棒與蘿蔔齊下,以吸引高科技投資,這將帶來他所比喻的「黑洞效應」。歐洲聯盟(EU)也在努力吸引這類投資,但美國擁有關鍵優勢,例如台積電7成客戶在美國。
歐媒問及如何看待台灣與歐盟的高科技合作,李淳說,歐盟與台灣在先進半導體、人工智慧和量子運算有很強的互補性,但歐盟對台灣企業仍缺乏像美國那樣的吸引力,這些企業的考量包括明確的政治承諾和政策支持。
李淳直言,歐盟近年對維持台海安全及穩定的立場表達得非常清楚,但歐盟已經與亞太地區的日、韓、星談判完成數位夥伴協定,卻獨漏台灣,「我不認為台灣被排除在外是因為我們在高科技領域的地位」。
根據「歐洲動態」(Euractiv)23日刊出的專訪內容,李淳首先指出,台灣在高科技代工製造的強項不只半導體,還有消費性電子產品,而且去年成長最大的是人工智慧伺服器。
對於台積電等台灣半導體企業赴海外投資,而且集中在美國,李淳表示,從經濟安全考量,分散生產基地是重要的,但產線外移的決定是在效率與供應安全之間重新求取平衡,台灣仍將維持關鍵生產服務提供者的地位。
他分析,美國正運用所有可用的政策和政治工具,棍棒與蘿蔔齊下,以吸引高科技投資,這將帶來他所比喻的「黑洞效應」。歐洲聯盟(EU)也在努力吸引這類投資,但美國擁有關鍵優勢,例如台積電7成客戶在美國。
歐媒問及如何看待台灣與歐盟的高科技合作,李淳說,歐盟與台灣在先進半導體、人工智慧和量子運算有很強的互補性,但歐盟對台灣企業仍缺乏像美國那樣的吸引力,這些企業的考量包括明確的政治承諾和政策支持。
李淳直言,歐盟近年對維持台海安全及穩定的立場表達得非常清楚,但歐盟已經與亞太地區的日、韓、星談判完成數位夥伴協定,卻獨漏台灣,「我不認為台灣被排除在外是因為我們在高科技領域的地位」。
最新政治新聞
-
-
藍營反制罷免潮 客家後援會成新戰線
(55 分鐘前) -
花蓮嘉年華改期抗罷?周軒:火車票難搶了
(1 小時前) -
王婉諭直搗傅崐萁豪宅 見一串英文驚問1句
(2 小時前) -
北市5藍委罷免案「全壘打」進第三階 蔣萬安喊:並肩作戰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