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1°
( 12° / )
氣象
2025-02-07 | 匯流新聞網

Netflix夯劇《外傷重症中心》太寫實 醫生吐心聲:沒四千萬不要當醫師


Netflix夯劇《外傷重症中心》太寫實 醫生吐心聲:沒四千萬不要當醫師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綜合報導


年節上檔Netflix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The Trauma Code:Heroes on Call),沒有太多的前導宣傳,才上架沒幾天,直接空降台灣Netflix節目排行榜冠軍,人氣旺的同時,也凸顯醫院最現實的財政收支問題,不少醫師看了心有戚戚焉,直言沒有雄厚家底「沒四千萬別當重症醫師」,引起高討論度與關注度。


《外傷重症中心》翻拍改編自人氣網漫《外傷重症中心:黃金救援》,由朱智勛、秋英宇、賀營、鄭宰光、尹敬浩主演。在韓國普遍不重視外傷重症的局勢之下,保健福祉部部長決定挖角一位「天才醫生」白江赫,前往每年領取政府補助外傷重症100億卻毫無最為的韓國大學醫院,擔任外傷重症的專科教授。


醫院該盈利還是該救人?該劇不僅有緊張破表的外傷重症中心一系列救援行動,更點出醫院最現實的問題,急救病人越多、醫院的虧損越大。許多醫院在經濟考量下,選擇婉拒高風險的急重症患者,甚至將政府補助的專款挪作他用,使急診與外傷重症醫療長期處於資源匱乏的狀態。


這些情節並非戲劇誇飾,而是真實發生的醫療困境。以去年韓國的一則新聞為例,一名外籍患者因左腿細胞壞死,必須緊急截肢才能保住性命,卻遭21家醫院拒收,直到第22家醫院才肯接手。然而,手術雖然成功,患者最終仍因敗血症不治。這類事件屢見不鮮,反映出急重症醫療在醫療體系中被邊緣化的現象。



Netflix夯劇《外傷重症中心》太寫實 醫生吐心聲:沒四千萬不要當醫師


兒科醫師吳其穎在Threads上分享,裡面很寫實的一點,就是呈現出「除非家裡很有錢,否則不要當重症醫師」。劇中白教授能夠堅守理想,並非因為制度友善,而是因為他已經財務自由,即便醫院刻意降低薪資、試圖逼退,他仍能堅持初衷。


「逼人離開,他還是可以為了理想而堅持,反正不缺錢。光是這一點,可能就可以逼退超過95%的醫師。」吳其穎說,在這個世代要成為出色的重症醫師,除了遠大的抱負之外,家中的金援也是很重要的,缺一不可。現實中,絕大多數重症醫師每天工時超長,睡眠嚴重不足,面臨高層壓力與病人訴訟風險,薪資卻遠不及其他科別,這種條件讓無數懷抱熱情的年輕醫師卻步,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令人不勝唏噓。


ICU醫師陳志金也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劇中的描寫讓他深感共鳴,尤其當看到醫院營收最高的部門竟是殯儀館、停車場、餐廳,而非核心醫療業務時,他不禁感嘆:「原來韓國和台灣的情況如此相似。」這部僅有8集的韓劇雖然帶有戲劇化成分,卻精準反映出台韓醫界的困境,讓觀眾不禁思考,這樣的環境,是否還能吸引新一代醫學生投身急重症醫療?


照片來源:Netflix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入住真實版《魷魚遊戲》場景 每晚2400台幣享受地中海陽光美景


藥品開封乾燥劑該留還是丟?藥師揭正確保存關鍵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