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來開匯/重點在低碳排而非再生 陸曉鷗建議買美國核能發電廠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氣候先鋒者聯盟發起人楊家法、全球低碳能源評比網創辦人陸曉鷗今(22)日接受《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節目《中午來開匯》主持人黃光芹專訪,針對台電虧損問題與台灣能源政策進行深度討論。
楊家法表示,5月1日將舉辦「草綠T行動」,象徵9年前修電業法時由台電人發起的綠色抗爭精神,批判台電政策目前依然傾向將債務留給人民,卻將能源提供財團。他坦言,自己是「喝台電奶水長大的」,許多台電前輩感嘆台電從過去的賺錢單位變成虧損連連、背負2.6兆元債務的機構。
楊家法指出,官方對外稱3年虧損為4200至4400億元,他認為實際數據應為5563億元。他說明,為了擴大融資,台電進行資產重估並提高舉債額度,如今已借無可借,立法院對於補貼也已暫停,要求台電提出具體改善方案。
楊家法批評政策導致台電體質惡化,重押天然氣造成對國際價格高度敏感,且再生能源支出快速上升亦為主因。他指出,綠電支出從110年的426億元增至114年預估1500億元,成長350%,天然氣成本也增長180%,兩者皆造成虧損;政府卻未坦率說明,反而不斷強調凍漲是為穩定物價。
楊家法表示,政府將台電定位為「物價的消波塊」具有邏輯矛盾,發電成本高卻要求價格凍漲,只能靠舉債續命。他主張核電延役、改善空品,呼籲終結全民補貼財團的現象,推動「核電不能廢」政策,而行動文宣設計,讓民眾DIY製作消波塊思辨能源政策。
對於台電虧損與能源配比問題,陸曉鷗則從國際視角分析,指出台灣電力政策應以「低碳」為優先,不應拘泥於是否為「再生能源」,因為氣候變遷的主因是化石燃料所導致的碳排放,而非能源是否可再生。他指出,低碳能源應包括光電、風力與核能,而天然氣雖比燃煤碳排低,但依然是化石燃料,其碳排遠高於任何低碳能源。
來自瑞典的陸曉鷗表示,瑞典政府已將能源政策從「100%再生能源」修正為「100%低碳能源」,並不主張擴大天然氣使用。他強調,全球幾乎沒有國家如台灣般在能源政策中擴大天然氣使用,認為這並非合理政策目標。
針對與美國天然氣貿易的討論,陸曉鷗指出,若美方希望推銷天然氣給台灣,則台灣也可考慮購買其核能發電廠。他並強調,美國川普政府的立場常變動,即使聲稱關稅可能因能源貿易而有所減免,也未必確實兌現。
談及核電,陸曉鷗認為台灣原有的核一、核二已除役,核三亦將關閉,令人可惜,已建設完成的核能設施其邊際成本接近零,應延役重啟。他強調,若批評核能成本過高,應針對建造期間與預算超支等議題,而非已存在機組的運作。他認為,現成核電站遠比新建風電或光電經濟,應重新思考核電角色。
他與楊家法皆主張,應重新檢視綠能,與大量增加天然氣的能源策略,也檢視核能作為低碳轉型的穩定選項,避免持續以高成本方式造成台電虧損。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午來開匯/談共諜案批政府無能 施威全:真正內部敵人不在社會、重點在宮廷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政治新聞
-
-
黃呂錦茹仍可能被押?律師:恐有串滅證之虞
(43 分鐘前) -
林智堅近況曝光!網紅PO合照感嘆
(49 分鐘前) -
外交部:預算刪減護照僅能採購185萬本不足24萬本
(1 小時前) -
【獨家】!!驗收試車管制門轟然躺平超尷尬|八德外役監是否涉包庇引發關注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