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殯困局5-5】釐清板殯優化規劃時程 新北民政局長讚宋靜庭值得尊敬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新北市立殯儀館自1985年啟用至今逾40年,隨著人口高齡化、死亡人數逐年攀升,設施老舊與服務量能不足的問題日益嚴重。板殯未來的去留,多年來在「遷移」、「重建」、「優化」等方案間拉鋸,成為地方與市府、民意與政策間反覆攻防的縮影。2025年,隨著優化規劃正式浮上檯面,社區矛盾、罷免風暴、市府決策與基層治理,交織出一場公共政策與社區共存的現代難題。
板殯優化迫切性:人口結構與量能危機
新北市人口全台最多,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死亡人口逐年攀升。根據市府資料,板殯每年禮廳總量能約1萬3600廳,旺季時已不敷使用,冰櫃總量能每年32萬1500櫃,預計2031年將達到上限。近年更曾出現冰櫃滿載、需調度遺體至他館的情形,顯示現有設施明顯不足,服務壓力日益嚴峻。
市府多次評估搬遷、增設新北第二殯儀館等方案,但因用地取得困難、遷葬作業繁複、山坡地建蔽率低、需另闢聯外道路及原住戶搬遷等問題,現地優化成為相對可行的選擇。
民政局強調,規劃現代化、立體化的殯葬設施已具急迫性與必要性,優化方案包括增設禮廳、多功能室、停車位及冰櫃,並改善交通動線、設置隔音與綠美化設施,減輕對周邊住戶影響。
2025年初,市府於1月15日、18日、23日舉辦3場板殯優化說明會,廣泛蒐集地方意見。說明會現場民意分歧,爆發嚴重衝突,部分居民堅持遷移,部分支持原地優化,會場一度情緒激烈,甚至有里長拍桌、掀桌抗議。新北市府強調,說明會目的在於公開規劃構想、廣納各界意見,尚未做出最終政策決定。
會後,市長侯友宜於2月12日親自主持與板殯周邊12里里長的協調會議,現場氣氛平和,多數里長對市府短期內不拆遷表示理解,但希望市府給予更多配套措施。市府則承諾持續與地方溝通,朝「分散、分流、調整量體」方向規劃,並優先啟動都市計畫變更程序,調整能源事業用地、停車場、公園用地位置,以停車場及公園作為緩衝隔離帶,降低對住宅區的影響。
渲染圖證實「早有優化規劃」事實
針對罷免人士質疑「因新海里長宋靜庭連署才有優化規劃」,市府明確澄清,相關計畫早於宋靜庭發起連署的許多年前即已完成,來自110年「因應舊市區空間再發展策略規劃與土地使用檢討」採購案,由恒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及以境空間設計團隊負責,證明新北市府早已啟動板殯優化的前期規劃。
雖然優化方案被認為是現實下的可行解方,但地方反對聲浪未歇。部分居民與自救會堅持「唯一選項是遷移」,反對任何形式的原地重建、擴建或優化,並將市府規劃責任歸咎於積極陳情的里長,引發罷免風暴。另一方面,支持優化的居民則認為,若搬遷不可行,應儘速提出具體改善方案,提升生活品質。宋靜庭提醒,只要經過理性思考,里民就不會被謠言給迷惑,也會知道怎麼選擇才是正確的。
市府面對強烈反彈,重申將持續廣納民意,資訊公開透明,積極與地方溝通,尋求最佳解決方案。
市府肯定基層里長宋靜庭貢獻
針對宋靜庭因板殯議題面臨罷免,民政局長林耀長表示肯定其服務表現,並指出宋靜庭當選後帶領鄰長及志工積極打掃環境,每個月會進行一次環境大掃除,連續兩年獲得5星認證,並成功爭取預算改善新海路人行道退縮、設置Ubike站、推動社區都更等,服務有口皆碑、深受民眾肯定。
「宋靜庭勇於任事、正視問題、提出改善方案建議,值得尊敬。」林耀長還強調,為了改善整體新北市殯儀館環境,殯葬處優化規劃於112年完成,宋靜庭就任後積極協調殯儀館多項改善建議,在深知殯儀館的遷移有重大的困難,方於113年2月開始發起重建連署,113年3月19日市長行動治理時提出,以具體行動希望能改善殯儀館整體環境,讓里民有一個舒適的居住空間。
板殯優化爭議,反映出台灣都會區面對不受歡迎設施的治理困境。新北市府強調,未來將持續與地方各界溝通,資訊公開透明,廣納民意,並朝現代化、立體化、分流分散的方向推動,確保未來殯葬服務量能充足,回應市民需求。
宋靜庭強調,真正關心新海里的人,應當都看得見這兩年多來的改變,這些改善並不是突然而來的,而是有一群人默默在新海里付出才有大家感受到的一切。她說:「不管罷免結果如何,這兩年多來我仍然感受到幸福和幸運,因為我有一群懂我惜我的團隊伙伴,在我最難過的時候,他們陪伴度過每個難關,對我始終不離不棄,他們擔心我的安危,跟我堅守崗位。」
照片來源:新海里辦公室、民政局、民政局(以境)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板殯困局5-2】回饋金喬不攏爆摩擦 里長透露:有人把預算挪作他用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政治新聞
-
-
世壯運落漆!新莊賽事「建議天母下車」挨轟
(7 小時前) -
怒轟世壯運!她曝給5千萬整修卻來不及開工
(7 小時前) -
中共監控台灣?北市民眾驚見直播主猛拍小孩
(7 小時前) -
【TVBS民調】賴清德520就職周年 滿意度32%創新低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