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來開匯/強調企業應學會適應多點佈局 鄧振中:很難回到全球化的黃金時代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關於近期台灣貿易、經濟等議題,前行政院政務委員暨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今(19)日接受主持人黃光芹《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live直播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表示,經貿談判的成果若未能獲得國內支持,等同白談,即使與外國政府達成協議,也難以落實,甚至可能導致背信風險。
鄧振中指出,「你在外面談判談出來的結果,如果沒有獲得國內的支持的話,那是白談,而且也做不出來」,他以立法院曾經推翻決議為例,強調即使協議在國外已定案,若國內無法通過,會導致協議無法履行。他說:「那立法院就通過一個決議,被推翻掉了嘛,那你就會變成對外國政府背信,尤其是美國,這個是罪加一等。」
鄧振中表示,當國內氛圍不支持時,談判代表也不敢對外國政府輕易承諾,因為若事後做不到,對外會構成更嚴重的信任問題,尤其在與美國談判時更需審慎處理,「你答應卻做不到,這是罪加一等,所以一定要獲得國內支持」。
談及美國對台灣開放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美豬的情況,鄧振中說,美方指出雖然台灣開放,但實際上進口量不高,原因是消費者不敢購買。他轉述美方業者觀點,認為台灣政府和政治人物對萊豬議題態度負面,導致市場反應保守。
此外,談到台灣農業結構,鄧振中也指出,台灣主要生產稻米、青菜和水果等,其中青菜水果方面,美國難以與台灣競爭,而美國進口的大宗穀物如黃豆、玉米、小麥,在台灣本就不大量種植。他強調,「我在台灣覺得非常幸福,我退休以後,更加覺得非常幸福,來源就是有這麼多好的青菜可以吃,我怎麼可能去吃美國青菜呢!」
鄧振中表示,台灣企業體質健全,且企業主具高度企圖心,這是台灣的重要本錢。不過,他也提醒,在當前地緣政治與國際變局下,台灣企業不能只固守本地市場,應思考如何走向國際,並調整自身以適應當地環境。
鄧振中指出,台灣的企業家精神是國際間少見的寶貴資產,「台灣的企業其實體質是很強的,而且我們企業主都是企圖性很高的。」他回憶早年許多台灣年輕人立志創業、當「小老闆」,並表示這樣的氛圍讓鄰近國家如韓國、日本、新加坡都十分羨慕,新加坡官員曾指出,星國民眾多傾向在大公司任職,較少有創業傾向。
鄧振中強調,隨著國際局勢變化,僅留在台灣發展可能不再足夠,「現在因為地緣政治,每個國家都可能出怪招,不只是美國,中國、日本、印度也都可能如此。」他認為,在此情況下,單靠台灣本地生產並不保險,企業需思考海外布局。
鄧振中接著表示,儘管過往赴中投資的初期表現良好,但後來中國本地業者迅速追上、產品競爭力相當,使得台灣企業失去優勢,因此只能另尋出路。他提到,現在不少企業轉向越南、泰國,但也面臨當地問題;至於赴美設廠,可能只有像台積電這樣的大型企業才有能力承擔。
對於目前已有部分台灣企業前往捷克、波蘭等歐洲國家發展,鄧振中認為是好的趨勢,但也提醒企業須面對當地制度的挑戰,例如歐洲強勢的工會。他強調,企業無法要求當地制度為其改變,而是應主動調整自己以符合對方要求。
鄧振中指出,面對國際變局,台灣企業要善用本身優勢,並以彈性和適應力來應對不同市場的制度與挑戰,才能在全球市場中持續生存與發展。
鄧振中表示,在當前國際局勢動盪、全球化黃金時代不再的情況下,企業應積極擴大海外布局,生產據點愈多、分散風險能力愈強。他也強調,新南向政策不能僅著重投資,應深化人員交流與歷史文化認識,同時在對中國的經貿關係上,適度降低風險是合理作法。
鄧振中指出,當前世界變局複雜,若企業在不同國家都有設廠,便能在地緣政治衝突發生時迅速調整,「你問一個企業主在哪些國家有生產據點,如果他說有5個,就相對安全;如果有10個,就可能是值得投資的公司;若有30個,那就更放心。」反之,若企業只在單一國家如越南或中國設廠,風險相對較高。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仇人,當國際發生衝突時,你要有辦法移動生產線。」鄧振中認為,過去世界貿易暢行無阻的「全球化黃金時代」恐怕難以在短期內重現,「未來10年、20年都不可能回到那個時代。」因此,企業應嘗試熟悉更多國家市場,勇敢拓展新的布局,呼籲企業家發揮勇氣:「你有實力,但要把膽子拿出來用,不要把膽子留在身體裡。」
針對新南向政策,鄧振中表示,不應只限於投資關係,也應推動人員往來與文化認識。他說:「我們要跟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鄰國有全面性的經營,要爭取更多學生,前往當地了解他們的歷史與社會。」他指出,雖然對越南的投資腳步可能需要放緩觀察,但與這些國家的交流不應中斷,包括與社團組織的互動,對於未來遇困時的援助也可能更有助益。
談及對中關係,鄧振中認為,所謂「脫中入北」應視為降低對中國風險,並適度靠攏民主陣營。他表示:「降低與中國往來的風險,是合理的作法,中國太大了,又與美國有這麼多衝突,包括南海爭端等。」這並非刻意批評中國,而是客觀觀察所得。
至於所謂「入北」的說法,他坦言不清楚定義,但若解釋為加入民主國家陣營,他認為合理。他表示,現今世界大致分為3類:1是民主國家,如台灣;2是立場不明的中間國家;3是被歸類為威權國家的,如北韓、伊朗、俄羅斯。他認為,台灣作為民主國家,選擇加入民主陣營,方向上並無不妥。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午來開匯/軍公教配合查核度逾99% 邱垂正示警:中國推融合發展混淆認同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政治新聞
-
-
78歲駕駛暴衝釀禍!家屬陳情70歲以上不開車
(43 分鐘前) -
慰問傷者家屬 卓揆嘆:只能盡力安慰父母
(51 分鐘前) -
三峽國中3生頭部遭重創 醫師:這3天是關鍵
(1 小時前) -
酒後騎共享單車 3大學生省計程車錢變破財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