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一般性補助款遭砍37.6億元 張嘉郡:不該犧牲人民福祉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語綺/台北報導
針對雲林縣政府今年度的一般性補助款遭砍37.6億元,國民黨立委張嘉郡今(22)日表示,一般性補助款是法定預算,中央不能恣意縮減,且將嚴重影響教育、社福、基礎建設,加大城鄉差距,也違反《財政收支劃分法》明訂不得少於去年的規定;她呼籲行政院懸崖勒馬,不該把人民福祉當成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張嘉郡表示,今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比去年增加73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但諷刺的是,行政院因應的方式不是檢討如何撙節開支,把錢花在刀口上,而是一直喊窮,還把責任轉嫁到地方。
「行政院已經明顯違反《財劃法》。」張嘉郡指出,根據今年通過的《財劃法》第30條第3項規定,中央政府給予地方政府之一般性補助款項金額,不得少於修正施行前一年度預算編列數,這次大砍37.6億元後僅剩100億元,已經低於去年的131.69億元。
「有錢改路名、沒錢顧人民。」張嘉郡表示,最近看到內政部有預算可以補助改路名,卻大砍一般性補助款;她指出,縣市政府的資源本來就不如直轄市,行政院縮減給縣市政府的一般性補助款,等於是加大城鄉落差,把縣民當成次等國民。
張嘉郡說,回顧過去8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像吹汽球一樣快速膨脹,從2017年的1.93兆,快速膨脹到今年的3.13兆,成長高達1.62倍;國債數字也節節升高,從2017年國債數字為5.48兆,累積至今年6.2兆新台幣,平均每位國人負債26.5萬元。
「民進黨8年完全執政,立法院形同立法局。」張嘉郡批評執政黨,對於浮濫編列的預算照單全收,錯誤政策所造成的浪費,都是全民埋單,現在新的國會,在野黨佔多數,當然要強力監督,避免讓國家陷入財政煉獄,持續債留子孫。
張嘉郡呼籲,中央與地方是一個行政團隊,地方是中央的延伸,行政院應該重新思考,盡快調整補齊原定該撥給各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的差額,穩定地方的財政,推行政府施政,才是國家百姓之福。
照片來源:翻攝自張嘉郡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午來開匯/指江雅綺學歷造假涉偽造文書 黃國昌爆料:學倫案恐有利益衝突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政治新聞
-
-
中央大刪地方一般補助 蔣萬安轟:人民受罪
(23 分鐘前) -
劉哲彰籲新店第二運動中心落腳安坑 體育局允諾審慎評估
(24 分鐘前) -
廢選罷修法公投聽證 理由書是否須中立客觀成爭點
(30 分鐘前) -
「台中3子」危險? 國民黨最新民調:近4成民眾認為罷免不會成功
(37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