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來開匯/鄭麗文指台灣經濟面臨挑戰 籲國民黨找回技術官僚精神重建執政信心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針對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投入國民黨主席選舉,因過去郝曾公開批評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及弊案,外界關注若藍白合推動,是否將受到影響。國民黨前立委、黨主席參選人鄭麗文8日接受《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節目《中午來開匯》主持人黃光芹專訪時,表示,若始終糾結於選舉恩怨,藍白合根本無法進行。
鄭麗文指出,國民黨與柯文哲曾在台北市長選戰中交鋒兩次,過去的矛盾確實存在,但政治局勢已全然不同。她強調,藍白立委自上屆至今在立法院並肩合作,建立起「共同作戰的革命情感」,這是難得的基礎。
鄭麗文表示,藍白合的首要條件是「開誠布公」與「互信基礎」,過去的矛盾必須靠誠意化解,否則難以團結。她坦言自己沒有歷史包袱,並多次展現推動藍白合作的決心與誠意,但郝龍斌必須親自面對、化解與柯文哲之間的隔閡,這將是他競逐黨主席的一大挑戰。
至於郝龍斌是否適合參選,鄭麗文表示不便評論,仍尊重對方的選擇。她重申,身為同黨同志,她不會批評或攻擊其他主席參選人,期盼黨內選舉能成為「君子之爭」,避免惡言相向,讓外界看笑話。
鄭麗文強調,每位參選人都有優勢與弱點,若無法說服黨內同志,未來將面臨選戰的重大障礙。她相信郝龍斌很快就會對外說明參選態度,屆時外界自會判斷是否能獲得信任。
鄭麗文表示,自己參選的目的不只是爭取支持,更希望透過公開透明的方式讓藍白合作建立在穩固基礎上。她強調,不應等到選舉時才臨時抱佛腳,若缺乏制度基礎,合作將淪為脆弱結合,終將衍生更多問題。
鄭麗文指出,以國民黨這次的主席選舉為例,制度一旦宣布,就必須公開、公平且不容更改。她直言:「今天黨主席選舉如果都能隨意更改規則,未來怎麼可能說服民眾黨合作?」藍白合將涉及複雜的提名問題,因此更需要以公信力和誠意為前提,否則雙方不僅難以建立互信,還可能陷入內部混亂,最終讓民進黨得利。
鄭麗文表示,自己一再強調「開誠布公、互信、公正」是合作的根本,若國民黨無法在黨內選舉中展現服眾的制度精神,將很難讓民眾黨相信合作的誠意。她強調,這不僅是個人堅持,更是所有支持者對遊戲規則應有的期待,國民黨內部應以團結為重,不該因內耗讓對手坐收漁翁之利,「若藍白不能建立互信,將重演分裂的悲劇」。
鄭麗文強調,世代交替已是黨內必須正視的重要課題,但她也指出,自己已過55歲,嚴格來說並不算年輕世代。她認為國民黨需要形成「梯隊式」的人才養成,讓年輕人有歷練與試錯空間,同時也應善用資深黨員的專業與人脈,透過「老幹新枝」的模式,讓整個黨內資源互補,形成團結力量。
鄭麗文表示,年輕人不能一出道就揠苗助長,歷練與磨練是必要的,犯錯更是寶貴的成長機會。她批評民進黨的林飛帆缺乏完整歷練卻能在黨內快速升遷,認為國民黨應避免重蹈覆轍,而是要有系統地栽培青年,給予發展舞台。
不僅如此,鄭麗文特別點名,許多資深黨員在退休後仍能為黨奉獻,包括資金、人脈及專業,「這些都是國民黨的重要資產」。她舉例,前國民黨秘書長李乾龍曾在黨最艱困時期出錢出力,展現高度忠誠,這樣的黨員應受到重視。
談到黨內的黃復興黨部,鄭麗文直言,他們是對國家與政黨最忠誠的部隊,但多年來被忽視,實在可惜。她呼籲,國民黨應該讓所有黨員重新找回歸屬感,才能凝聚成長久的力量。
鄭麗文強調,國民黨的未來不僅需要年輕人的新氣象,更要整合資深世代的經驗與資源。她主張「老幹新枝」並重,透過世代交替與資源整合,才能讓國民黨真正壯大、再度執政。
鄭麗文再度強調參選黨主席的決心,表示自己從學運領袖到投身國民黨的歷程,是因為相信「歷史在劇變當中,兩岸必須要和解、必須要和平」,而非為了個人的政治前途。她承諾若當選,將專任黨主席,不爭個人官位,而是帶領國民黨團結作戰,扛起歷史重任。
鄭麗文回顧,年輕時曾因參與野百合學運而加入民進黨,但隨著國際視野的拓展,她意識到民進黨的台獨路線是「死胡同」,更直言民進黨「用台獨來騙票」。之後,她受到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的感召,決定加入國民黨,並一路累積黨務與選務經驗。
鄭麗文強調,國民黨需要的不只是領導,更是「讓羊群變獅群」的戰鬥意志,黨的領導人要有帶領團隊的能力,不能讓為黨付出、甚至因此坐牢的同志感到被切割與放棄。她認為,這也是自己人格特質的一部分,願意挺身而出承擔責任。
鄭麗文指出,國民黨過去曾締造經濟奇蹟、建立「護國神山」,如今台灣面臨經濟挑戰,國民黨更應扮演照顧勞工、農民與產業的重要角色,開創下一個護國神山群。
鄭麗文表示,國民黨智庫長期毫無作為,呼籲找回過去技術官僚的專業精神,讓黨重新成為能解決問題、帶領國家前進的力量,「我參選,不是為了個人官位,而是要找回國民黨的初衷」。她希望透過黨的再次崛起,重建社會對國民黨的信心,讓外界不再看衰。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分享義大利CANALI外套、皮鞋 鳳小岳談西裝哲學:舒適與優雅缺一不可
【公投餘波3-1】 研究員指「缺電恐慌」是假議題 2028再生能源增400億度電足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政治新聞
-
民進黨批無民主法治素養 凌濤:社會不信賴司法
(24 分鐘前) -
《財劃法》公式爭議 國民黨團問財政部這事
(31 分鐘前) -
傳蔡英文訪日 蔡辦:私人行程、無可奉告
(41 分鐘前) -
時力、基進合體拚2026選舉!金馬影帝說話了
(41 分鐘前) -
政院指新財劃法有3問題 藍批放話不是解決方式
(45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