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青年臺灣知性之旅 深入南臺灣體驗傳統與創新和諧共融

【記者 沁諠/臺北 報導】由大陸委員會與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合辦的「2025港澳青年知性之旅-南臺灣深度參訪團」,共有來自港澳及在臺就學的38名港澳臺大學生參加,為期5天4夜,於1日圓滿落幕,陸委會港澳蒙藏處處長兼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秘書長盧長水特別前往屏東主持交流座談,聆聽學員分享此行的觀察與感動。
盧處長表示,知性之旅活動自舉辦以來,持續致力於深化臺港澳青年之間的文化交流與互動,促進彼此對社會制度與多元文化的瞭解與尊重,此次移師南臺灣,安排港澳與臺灣學生共同深入在地鄉鎮,透過體驗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風貌,讓青年學子跳脫都市視角,走入傳統生活場域,在交流互動中建立真誠情誼,進一步推動健康有序的臺港澳青年交流。

▲港澳青年臺灣知性之旅到參訪團到台南北門親身體驗鹽田文化。
活動行程涵蓋旗津的海港文化、北門與七股的鹽鄉風情、新化老街的歷史底蘊、勝利星村「繫本屋」的藝文空間、以及屏東地區原住民的傳統文化體驗,透過多元面向的參訪內容,展現南臺灣在傳統與創新之間的和諧共融,也呈現地方如何用文化延續歷史、用創意活化鄉土,讓學員對臺灣有更全面與深層的認識。
港澳學員分享,此行讓他們對南臺灣有了全新的認識。他們驚訝於傳統老舊社區經由地方創生仍保存著濃濃的人情味與生活智慧,在武安宮觀看香火鼎盛的燻黑牌匾、體驗原民文化與手作技藝,從而思考文化傳承與都市現代化之間的衝撞與抉擇。

▲港澳青年臺灣知性之旅深入體驗原住民文化。
有學員表示,臺灣不論是在閩南文化還是原住民文化,政府與民間都展現出對歷史的尊重與呵護,這種非營利導向的文化堅持讓人深受感動,而街道上以羅馬拼音標示的原住民族語與客語路牌,更讓他們感受到臺灣多元族群的共榮與共存。
也有學員分享,對比香港都市化進程中,傳統茶樓、大排檔與霓虹燈招牌逐漸消失的現象,感嘆是歷史的必然還是社會變遷的使然!學員更加珍惜此次旅程中所見臺灣文化的真實樣貌,並深刻體會民主社會的珍貴價值,而南臺灣熱情的陽光、居民的友善與好客,也讓他們從中體會臺灣人對土地與文化的熱愛,並留下深刻印象。
盧處長說明,陸委會與策進會長期關注港澳朋友在臺的生活適應情況,並持續推動多元交流活動,如「臺適生活講座」、「關懷港澳人士居留定居座談會」及「好友港節市集」等,協助港澳新住民建立社群連結、提升生活品質與歸屬感。他也介紹第五屆「港覺濠臺IG圖文徵選活動」目前正熱烈徵件中,歡迎港澳朋友透過影像與文字,記錄在臺灣的所見所感,以港澳視角述說在地故事,展現文化交會下的獨特觀點。(照片主辦方提供)
最新政治新聞
-
-
中午來開匯/外傳朱立倫可能連任 鄭麗文酸:應檢討黨主席的話為何沒人信
(24 分鐘前) -
中午來開匯/鄭麗文指台灣經濟面臨挑戰 籲國民黨找回技術官僚精神重建執政信心
(25 分鐘前) -
中午來開匯/強調藍白合要讓司法重回正軌 鄭麗文:成為最新主流民意
(25 分鐘前) -
中午來開匯/鄭麗文誓言讓國民黨從羊群變獅群 團結藍白2028下架賴清德
(26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