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30° / 27° )
氣象
2025-10-07 | 台灣好報

林倩綺質詢運動部首秀 痛批8.7億黑箱、促改革納多元項目

林倩綺質詢運動部首秀 痛批8.7億黑箱、促改革納多元項目

【記者 王苡蘋/綜合 報導】運動部掛牌滿月,國民黨立委林倩綺今(7)日在立法院質詢運動部長李洋的「議場首秀」,直指體育署升格後不應淪為「派系延伸版」,要求運動部以公開透明的制度重塑台灣體育治理新風貌。她強調:「人民期待的不是換招牌,而是看到新的治理精神是制度公開、資源公平、人才被尊重。」

林倩綺指出,運動部成立後,人事與資源分配的平衡性仍備受關注。她提醒,台灣體育仰賴多元體系共存發展,升格不應造成權力集中與地方被邊緣化。「若決策權過度集中,將不利基層教練發展,也削弱不同專業體系的互補作用。」她強調,將持續監督運動部建立「體系平衡原則」與公開審議機制,確保政策兼顧多元聲音。

質詢中,林倩綺點名「115年度臺灣品牌賽事十大精選計畫」編列高達8.7億元,卻遲未公布審查標準與執行內容。她批評:「政府連項目都說不清楚,就要求國會通過巨額預算,這是不負責任的作法!」林倩綺要求運動部立即公開經費分配與評審機制,否則國會應凍結預算,以維護預算法公開透明的原則。

針對資源分配長期偏向亞奧運項目,林倩綺也提出強烈質疑。她指出,運發基金長期將資源集中在「獎牌導向」項目,導致非亞奧運與新興運動被邊緣化,形成結構性失衡。「這樣只會製造『拿牌樣板』,卻無助全民體育的成長。」她呼籲政府重新檢討體育政策的價值指標,「真正的改革是讓更多人能參與、能被看見。」

身為原住民族立委,林倩綺進一步點出「黃金計畫」與「拔尖計畫」補助侷限的問題。她說,現行制度只獎勵既有成功者,忽視具潛力的青年選手,尤其許多原住民族青年在新興項目上表現突出,卻因未列入補助名單而被排除。「真正的運動發展,應該是培養未來可能成功的人。」

林倩綺建議,運動部應與原民會合作檢討現行制度,將水域運動等新興項目納入支持體系,並導入科學化訓練、心理輔導與教育資源,讓偏鄉學校與國家訓練體系接軌,打造公平且多元的運動發展環境。

她最後強調,運動部升格的意義不只是行政層級提升,而是價值與制度的再出發。「若體系壟斷未解、預算仍黑箱、原民潛能未被看見,運動部就只是體育署的放大版,而不是改革的新開始。」(圖╱林倩綺立委辦公室提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