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馬利亞不認台護照!旅美學者:忘地緣政治

索馬利亞政府宣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從4月30日起,禁止台灣護照入境或過境。(示意圖/記者葉盛耀攝)
[NOWnews今日新聞] 索馬利亞政府宣布依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因此從4月30日起,禁止台灣護照入境或過境,此舉竟受到中國讚賞。然而,美國4月23日才在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中,嚴詞批評中國為孤立台灣而誤用聯大第2758號決議,並曲解他國政策,意圖限縮各國自由選擇的權利,並重申該決議並未排除台灣參與聯合國體系及其他多邊論壇。如今,中國在非洲的邦交國索馬利亞卻拿聯大第2758號決議禁止台灣護照入境,旅美學者翁履中直言,每一次象徵性突破外交,背後可能都伴隨著中方推動實質性回擊的代價。
翁履中認爲,這起事件反映出台灣長期外交布局的兩面性:一方面,任何政黨執政都會努力與民主政體建立實質互動,希望擴大主體能見度,這是必要也是正確的;但另一方面,任何政黨也都應該更坦承面對現實,與某些地區的交往本身就存在地緣風險,尤其當北京主導壓制台灣國際空間,不論是一軌的官方交流,二軌的非官方互動,都採取圍堵戰略時,每一次象徵性突破,背後可能都伴隨著中方推動實質性回擊的代價。
翁履中強調,台灣與索馬利蘭的交往,當然是外交工作的一種突破,但政府有責任在推動這類「外交突破」時,同步規劃風險應對機制,尤其是對台灣企業與公民可能因而受到的限制、歧視或威脅,必須預做評估。這件事提醒台灣:不論要推動任何深化與民主國家連結的策略,理想上都是正確方向,但操作上更需要務實評估「地緣政治風險成本」。否則,當台灣推進理想的同時,很有可能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讓台灣企業的全球佈局面臨實際困境,反而會削弱社會對外交政策的支持。
翁履中建議,如果考量大局,台灣或許可以思考策略性從索馬利蘭撤館。台灣作為全球唯一在索馬利蘭設有代表處的國家,這樣的外交象徵固然值得驕傲,但當駐外人員的安全與行政運作頻遭刁難,與其執著於外館數目,不如務實調整戰略:保留索馬利蘭駐台機構,維持雙邊關係的實質互動,而非硬撐一個逐漸難以維繫的海外前哨。
翁履中表示,這不是退讓,而是務實選擇。外交不是比誰站得久,而是比誰走得遠。撤館不等於斷交,更不代表放棄理念;而是要將有限資源放在能真正發揮作用、保障人民利益的地方。政治意識形態的勝利,有時候抵不過一張能通行世界的護照,或是一份安全穩定的國際合作協議。台灣不是沒有籌碼,而是要更精準運用,每一個願意與我們交往的夥伴,都是難得的資產;但每一次對抗北京的操作,也都可能觸動他國對自己「國家利益」的估算。對與台灣交往的國家來說,大家願意把台灣當好朋友,但對自己的利益不可能讓步。簡單說,台灣的對外戰略,不能放棄理念,但務實至上!
相關新聞
索馬利亞突然不認台灣護照!外交部曝背後原因:中國唆使
「黑鷹計畫」發生地索馬利亞禁台人入境 外交部譴責中國打壓
索馬利亞不認台灣護照!外交部稱「中國唆使」 他曝內幕狠打臉
最新政治新聞
-
-
考試院提修法 公務員涉職場霸凌可記過免職、重罰百萬
(43 分鐘前) -
傅崐萁危險了!二階連署3.2萬份 明送件
(48 分鐘前) -
內政部助地方提升殯葬設施量能 3年改善88案
(1 小時前) -
節能電器減徵貨物稅2000元措施 延長至116年底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