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又爆衝突 巴基斯坦稱擊落3架飆風戰機

巴基斯坦宣稱已經擊落印度5架戰鬥機,其中包括法國製造的「飆風」戰機。圖為印度的飆風戰機。(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印度控制的喀什米爾地區4月22日發生恐攻,造成26名印度籍遊客喪生,導致印度與巴基斯坦緊張局勢升溫。印度於今(7)日早上對巴國控制喀什米爾地區攻擊,巴基斯坦並加以反擊,並宣稱擊落5架印度軍機,其中包括3架法國「飆風」(Rafale)戰機,以及俄羅斯製Su-30與MiG-29戰機各一架。若巴基斯坦宣稱消息屬實,這也是「飆風」戰機問世以來首度遭到擊落。
研發「飆風」取代幻象2000
1970年代中期,法國空軍開始考慮研發新戰機,以在未來20年取代幻象2000、超級軍旗等戰機。法國原本打算加入英、德、西班牙、義大利參與的「歐洲戰機計畫」,但是法國傾向設計出約9噸重的戰機,但其他國家傾向大於10噸以上的設計,法國最後在1985年決定退出,自行設計出飆風戰機。
最早生產的「飆風」戰鬥機型號包括法國空軍使用的飆風C型單座戰鬥機、法國空軍的飆風B型雙座戰鬥機、法國海軍的飆風M型單座戰機。
F4標準「飆風」戰機部分來自F3R規格,擁有升級的雷達感測器、前視光電感應器,以及改良的頭盔顯示器等,能夠投射更多先進的武器,除「雲母」(MICA)空對空飛彈外,還有1,000公斤重的模組化空對地武器(AASM)等,並能搭載最大射程500公里的「暴風影」(Scalp)巡弋飛彈。
最新型「飆風」F5戰機預計2030年服役,特別強調電子戰及對防空系統的壓制能力。新電子戰系統強調雙向,即不只有電子對抗能力,而且有電子攻擊能力,F5將能與攻擊用無人機協調互動。而防空壓制將依靠新的反輻射飛彈。「飆風」F5戰機搭配ASN4G(第4代機載型巡弋飛彈),該型飛彈可搭載核武,以7至8倍音速極音速飛行,最大射程1000公里,ASN4G飛彈預計2035年交付,將成為法國核打擊新力量。
飆風戰機外銷漸入佳境
為了汰換老舊的MiG-21戰機,印度空軍在2008年開始推動「中型多功能戰鬥機」(Medium Multi Role Combat Aircraft, MMRCA)採購案,2012年1月,法國達梭飛機製造公司(Dassault Aviation)生產的「飆風」戰鬥機獲得印度「中型多功能戰鬥機」採購案,將提供126架「飆風」戰鬥機。印度成為飆風戰機第一個外銷國,但是因為價格和交機保證談不攏,印度最後僅採購36架。
印度採購的「飆風」戰機2019年開始交付,能發射最大射程150公里的「流星」(Meteor)中程空對空飛彈,從印度西北部的昌迪加爾基地起飛後,就能發射飛彈攻擊越界的巴基斯坦戰機。2019年2月,印度與巴基斯坦再度因為喀什米爾問題引發戰端,隔日印度空軍在空襲喀什米爾恐怖分子營區時,一架MiG-21戰機遭到巴基斯坦戰機擊落。為了挽回劣勢,印度空軍將新購的「飆風」戰機部署在印度與巴基斯坦邊界。
「飆風」戰機每架價格約1.64億美元(約49億新台幣),儘管法國方面宣稱「飆風」戰機性能優異,但是在國際軍火市場上,面對美國強大政治優勢推銷武器,「飆風」戰機跟其他價格向來高昂的法國武器一樣,一度面臨銷售慘澹窘境。
2015年起,「飆風」戰機銷售逐漸有起色,2015年埃及政府向法國購買24架「飆風」戰機,總價達56億美元。卡達同年也採購24架「飆風」戰機,2018年又加購12架。2021年,「飆風」戰機再度獲得希臘24架、埃及30架、克羅埃西亞12架訂單、印尼42架訂單。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也於2021年簽約採購80架「飆風」戰機。
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引發歐洲國家的擔憂,加上俄羅斯武器在俄烏戰場上表現不如西方製武器,再度刺激「飆風」戰機銷售量。2023年7月,印度國會同意向法國採購26架飆風M型戰機,其中22架為單座型、4架為訓練用的雙座型號,以取代印度海軍現役的俄製MiG-29K戰機。今年4月28日,印度與達梭公司簽訂協議,以74億美元(約2241億新台幣)採購26架飆風戰機。
塞爾維亞空軍機隊當前以蘇製MiG-29戰機,以及繼承自南斯拉夫的老舊機種組成,鄰國克羅埃西亞早在2021年就以約10億歐元(約合新台幣348億)的價格,採購了12架二手「飆風」戰機。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Aleksandar Vucic)去年4月9日宣布,將與法國簽訂購買12架飆風戰機的合約。「飆風」戰機至2025年4月外銷超過250架,連同法國軍方訂單,共生產超過570架。
拉法葉案賠償 法國也曾對台推銷飆風
2008年1月,陳水扁政府秘密成立鐽震公司經營軍火買賣,打算以拉法葉艦案退還的佣金購買法國武器,法國提出項目甚至包括最先進的「飆風」戰機與「雷克勒」(Char Leclerc)戰車,由於當時民進黨政府敗選,即將政黨輪替,這項作法遭藍營質疑黑箱作業,導致當時國防部長李天羽下台。2008年520政黨輪替後,馬政府堅持訴訟,而不願意以退佣購買武器,台灣採購「飆風」戰機案也無疾而終。
2002年韓國在F-X戰機採購案時。曾考慮購買「飆風」與美製F-15K,後來韓國軍方於2002年4月決定排除前者,採購40架F-15K戰機。達梭基於南韓的飛行測試顯示,飆風的性能比F-15K更好,同時符合技術轉讓規定,且報價較F-15K低3.5億美元,因此向當的韓國法院提出民事訴訟,要求南韓國防部公開其評估經過,但南韓法院以國家安全考慮而評估內容需要保密為由不予受理。韓國國防部回應指出,基於F-15K的多角色能力、武裝、作戰範圍、和已通過實戰證實的作戰能力作出,才選定F-15K。
「飆風」戰機第一次海外戰鬥部署是2002年法國海軍支援美國阿富汗作戰「自由持久行動」,但因為當時的「飆風」戰機只達F1標準,並無對地攻擊能力,所以只能作空中巡邏任務。
相關新聞
經國號戰機訓練誤射火焰彈遭鎖定?空軍:排除人為與環境因素
海鯤號4月海試跳票!海軍說重話:若11月交艦延遲將對台船開罰
「海鯤號」潛艦4月海試跳票!林憶君:證明理性監督預算作法正確
最新政治新聞
-
-
美議員提台灣關係強化法 AIT處長比照大使由總統提名
(28 分鐘前) -
名家論壇》楊威利/菲律賓戰力已非吳下阿蒙
(1 小時前) -
獨家/調查局前副局長兒子在中國任教遭檢舉 「四公」強制列入情工查核對象
(8 小時前) -
藍委翁曉玲控「超前告發」執法不公 中選會澄清:法定義務可隨時告發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