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29° / 25° )
氣象
2025-05-19 | 今日新聞

520週年/3委員會成立!學者:各部會動起來

520週年/3委員會成立!學者:各部會動起來
圖為賴清德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會議。(圖/總統府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總統賴清德上任將滿一週年,回顧這一年來重大施政,莫過於成立「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對於委員會成立時被質疑疊床架屋,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認為,國家重要議題需要拉高層級處理,學者吳瑟致也認為,委員會能強化讓各部會協調、溝通、讓政府動起來;對於委員會下階段目標,黨政人士說明,就是要讓人民「共感」,吳瑟致則建議,委員會的推動,最後還是要回到政府的實質措施,應盤點不足的修法,予以補強。

三委員組成 邀集產官學各界、每3個月開一次會

秉持「跨領域」、「跨世代」、「跨主張」的衡平原則,委員會組成邀集產官學各界共同與會,而各委員對各項議題也有不同立場,以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來說,擁核派、反核派在首次委員會上就針對核能議題討論許久;各委員會每三個月開一次,除委員會外,更多的是工作幕僚會議推進著委員會,包括議題設定、進度管考等,據了解,每週一晚上,賴清德都會邀集委員會重要工作幕僚在總統府內開會,以全社會防衛韌性幕僚會來說,包含副總統蕭美琴、秘書長潘孟安、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行政院長卓榮泰等人都會與會。

對於三大委員會成立,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吳瑟致受訪時表示,從國際上的整個情勢來看,賴清德去年思考到國際可能出現的變局,如美國變化,美國總統川普在今年上台後,所採取的關稅計畫、美中強硬對抗局面等,再加上中國對台灣的各種施壓、統戰而台灣在這之中,就要有所因應。

吳瑟致提到,賴清德上任後提出三大委員,顯然看待目前台灣處境有其高度,過去一年以來,在相關作為仍有精進空間,也看全社會韌性的演練也有展開,不過中國對台灣的壓力,台灣仍要有更多作為。

吳瑟致說,委員會的成立有其目的,仍要回到政府如何規劃及實質的政策推動,雖然現在看到有許多具體動作,但他認為還是非常不夠,如國安法治建構,如何反滲透、反統戰,賴今年3月提到要採取17項措施,但該如何真正落實?他建議,應盡速盤點不足的法制、修正法治,這是未來重點所在。


520週年/3委員會成立!學者:各部會動起來
賴清德主持委員會會議。(圖/總統府提供)

委員會疊床架屋?學者:有高度才能整合各部會

對於委員會成立時被質疑疊床架屋,張惇涵表示,這絕對不是疊床架屋,總統府設置委員會於法有據,《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本法》明文訂定中央機關必要時可以設置任務編組,也行之有年,回顧歷任總統,哪一任沒有在總統府設立委員會?設立不同的委員會,其實是反映了總統認為國家當下最重要的議題是什麼,因此需要特別拉高層級處理。

吳瑟致也認為,總統府主導委員會有其必要性,各個部會、各個政府部門,都有主則業務,如何使各部會連結、溝通,顯然必須透過總統府的高度才有辦法整合。

吳瑟致提到,委員會能強化讓各部會協調、溝通,並非是疊床架屋,而是讓整個政府動起來,甚至讓整個社會意識到,該方向對台灣國家安全或國家發展是重要的。

三大委員會下階段目標 讓人民有共感

黨政人士表示,三大委員會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在各項國際同等重視的議題上,國家戰略方向也愈臻明確。以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來說,台灣確實訂出2032年、2035年的減碳新目標,力拚接軌國際;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中的討論,政府也展現行動,以具體政策更加積極推動癌症防治工作,包括從今年開始,全面擴大公費重要癌症篩檢、擴大篩檢年齡與項目,同時成立了「癌症新藥基金」;全社會防衛韌性,去年12月進行首次由總統府主導,集結中央、地方政府與民間觀察員的桌上推演,今年3月更在台南舉行實地演練,進行實地、實物、實景操演。

至於三大委員會下一階段的目標,黨政人士提到,就是要讓人民「共感」,例如讓民眾理解,健康台灣並非口號,而是透過許多具體政策,立體架構健康台灣,全民都能認知到做什麼事情可以促進我的健康。

對於委員會未來的建議,吳瑟致說,委員會的推動,最後還是要回到政府的實質措施,不論從社會韌性的角度,或是台灣面對整個全球產業布局的變化,這都需要回到政府,也就是行政部門相關的單位來去推動,讓政策實質開展。

吳瑟致進一步說,涉及到法規部分,如何去鬆綁相關法規調整,如促進台灣全球供應鏈角色、台灣企業在全球布局涉及稅務等,這些問題都比較複雜,但他認為這些都是必須要做的,否則只透過委員會去推動,效果有限。

吳瑟致提到,涉及到這個全社會韌性部分,除了推動傳統的安全意識外,還有社會安全的推展,台灣在過去投入的相關演練,比如說防災、防震等,如何把這些系統整合?台灣未來所面對的安全問題,不僅涉及國防面向,還涉及到民防、社會穩定等,而這些東西過去都分散在不同部門中去推行,該如何整合?

吳瑟致舉例,總統府雖然成立委員會,但相應在行政院裡,也要成立相關應變小組或是相關的專案小組推動,才有辦法把所有的資源做彙整,所有委員會所推動的事務,都涉及到地方政府的配合,那中央跟地方之間要建構什麼樣的機制,其實也需要進一步去盤點、調整。

吳瑟致指出,涉及到國家安全、到中國的施壓,反統戰或反滲透的作為,台灣有哪些法規訂定還不夠明確的?比如現役軍人被滲透的問題,賴清德在國安措施中,有提及到要恢復軍神制度,這些修法所連帶出來罰則,如何讓軍人、現役軍人清楚知道,這些可能涉及國安安全面項?他認為是非常有必要的。

涉及到兩岸之間、民間往來上,吳瑟致也建議,兩岸關係條例當中,有些部分比較採取消極的方式,而相關規範中,規範兩岸之間往來的法制面,如何讓社會清楚知道,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關新聞


藍營喊520起全面發動罷免!賴清德首度回應 還模仿起王金平


回顧就職週年! 賴清德曝最難忘這一晚 台美談判「一定有信心」


中國併吞台灣有目的!賴清德揭:跨進西太平洋「與美國一較長短」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