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5-09-09 | 今日新聞

名家論壇》韋安/柯文哲的麻煩

名家論壇》韋安/柯文哲的麻煩
前台北市長、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案遭到羈押一年,於8日交保。(圖/記者吳翊緁攝,2025.09.08)

[NOWnews今日新聞] 時至今日,柯文哲因為京華城案遭到羈押一年,然後總算交保出來。

這一年的政治真空,讓他的能量被全面擠壓,但並未抹除他的影響力。交保之後,他的支持者依然簇擁在側,高喊「阿北加油」,甚至有人認為他有「滿血回歸」的氣勢。

但問題在於:柯文哲真正的成敗,不在於法律能否讓他全身而退,而是在於他能否正視、跨越自己根深蒂固的道德瑕疵。

一、矛盾的混合體

柯文哲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他是一種矛盾的混合體——一方面帶著知識分子的光環,強調專業、理性、數據;另一方面卻散發著市井小民的直白與江湖氣。他身上既有夢想家的理想色彩,也有實用者的算計姿態。這樣的雙重性格,使他既能吸引年輕世代的憧憬,也能在基層群眾中引起狂熱。

更耐人尋味的是,他常常引用毛澤東的戰略謀略比擬現實,甚至曾掛上延安地圖、談「延安精神」。他像是一個「毛澤東的徒弟」,既渴望改造秩序,也帶著打破舊體制的激情與魄力。然而,這種模仿與迷戀,讓人懷疑:他究竟是改革者,還是僅僅是一個「山寨版」的毛澤東?

二、假民調與誠信裂痕

這些疑問,在2023年藍白合的過程中得到具體展現。柯文哲先拋出「內參民調」,數據顯示他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而國民黨的總統參選人卻被「做成」老三。事後證明,這些民調與實際開票結果差距巨大,誤導了選民,也撕裂了合作談判的基礎。

表面上,柯文哲簽下「六點協議」,願意藍白合作;但很快,他又反悔撕毀。這樣的反覆,不只讓人懷疑他對政治的誠信,更暴露出他習慣把算計擺在誠信之前。

更令人不安的是,他的太太陳佩琪也選擇無條件護夫,把矛頭指向國民黨,聲稱「柯被騙了」。但實情卻是:設局的,恰恰就是柯文哲自己。當夫妻二人一唱一和,把責任推給對方時,這種根深蒂固的道德瑕疵,就已經不只是個人的問題,而是滲透進整個團隊的思維模式。

三、道德瑕疵比法律更致命

柯文哲或許能在法律案件裡找到辯解空間,甚至最後因證據不足獲判無罪。但這並不代表他的政治生命能恢復如初。法律或許能放過他,但民意卻不會輕易遺忘。

誠信的裂痕,往往比法律判決更致命。法律只處理單一案件,但道德缺陷卻會長期滲透,影響每一次的選擇與決策。藍白合破局的經驗就是最好例子:他設局,卻又說別人欺騙他,這樣的邏輯,不僅讓盟友失望,也讓支持者逐漸心寒。

四、2028的十字路口

如今,柯文哲的官司仍未定論。如果最後無罪,或刑期在十年以下,他依舊擁有2028參選總統的資格。那麼,他還能不能再次成為選舉的變數?

真正的挑戰在於,他要不要徹底正視自己的道德瑕疵。如果他依然延續以往的模式——假民調、推責任、愚弄選民,那麼就算2028有機會,也只是曇花一現。最終,不僅會毀了自己,也會拖垮曾經支持他的人。

柯文哲和陳佩琪必須明白:法律不是最大敵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如果不改變,未來還會比今天摔得更慘、更重。

●作者:韋安/資深媒體人、高端策略顧問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鈕則勳/柯文哲「重出江湖」的政治影響


名家論壇》黃創夏/大燈泡小蠟燭的「國昌困局」


名家論壇》賈程年/投機政治的鏡像 黃國昌與柯文哲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