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為台灣上一課「脫中入北」政治豪賭恐害經濟?
當前國際局勢複雜多變,台灣在中美貿易對抗與全球產業鏈重組的關鍵時刻,經貿方向一旦定錨,影響深遠。一襲黑色皮夾克風靡台灣的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日在美中經貿對抗的夾擊下,明言中國市場「無法取代」,更直指若美國企業與中國脫鉤將承受巨大損失。這不啻是一位科技巨擘對全球經濟現實的冷靜評估,對於賴清德總統高喊「脫中入北」,希望能有醍醐灌頂之效。
美國總統川普以關稅威嚇全球,賴清德總統卻拋出「脫中入北」,試圖藉由與美國深化合作,重塑台灣經貿定位。然此舉究竟是務實的經濟戰略,還是一場政治豪賭,值得深思。姑且不論,小國孤注一擲有多麼危險,就以目前國際局勢觀之,川普至今對台灣的態度並不明朗,關稅等貿易手段更是一夕數變,都讓完全靠攏美國成為一個高風險選項。川普混亂善變的決策,幾乎摧毀二戰以來所建立的西方價值與全球秩序,無論鄰國、盟友甚至戰略夥伴都對當今的美國頭痛不已,國際間大量拋售美國公債,各國對美國的信心逐漸崩毀,台灣卻選在此時要與中國大陸脫鉤、依附美國?
相對地,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經貿連結歷經數十年積累,上下游供應鏈與市場依存關係難以否定。過去中國大陸一向是台灣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儘管政府政策引導台商分散市場風險,積極鼓勵錢進美國,台灣對美中貿易順差也僅是伯仲之間。未來要繼續加強與美國的經貿合作當然可以,但要脫中恐怕得掂掂自己的斤兩。況且,如果因為不願得罪美國所以要加大在美的投資,難道就不怕得罪中國大陸,《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一旦喊停,對台灣經濟也將是沈重打擊。
從全球主要經濟體對中國市場的態度可知,台灣經濟如果刻意脫中,絕對不是好的選擇。深具財經專業背景的前行政院長陳冲就指出, 光是2024年美國總統及財長至少三度否認美國要與中國脫鉤,台灣何德何能主張全然脫鉤?英國財政大臣也形容與中國脫鉤為「愚蠢至極」。無論是歐盟還是亞洲鄰國,幾乎沒有國家真正選擇與中國「脫鉤」。中國憑藉龐大的市場規模,從世界工廠逐漸轉變為世界市場。就連川普一手主導的美中關稅大戰,在中國堅不屈服的情況下,川普也不得不自找臺階下。不少專家分析,以中國為核心的亞洲區域經濟,正在替代美國成為新一輪全球化的主軸。
在全球經濟面臨重大轉折之際,台灣依賴單一方的戰略押注,賭上的是台灣人民的生活。務實靈活的雙軌策略,既維持與美國等民主盟友的合作,也不忽視與中國大陸間的經貿實際與歷史積澱,或許更能保障人民的安全與生計。黃仁勳數度造訪台灣,言必稱台灣,他直言「中國市場不可取代」,這並非向誰示好,而是企業對市場現實的選擇。縱橫全球的企業家展現運籌帷幄的理性與靈活,對賴政府應該有所啟發。
最新政治新聞
-
-
拒酒測欠稅逾18萬元 再度酒駕喪命兒代清償解封房產
(47 分鐘前) -
花蓮人注意!罷免傅崐萁連署衝破2萬4千份 離安全門檻只差1千張
(53 分鐘前) -
藍白為檢調查案「幽靈連署」4/26上街頭 民進黨:遊行毫無正當性
(2 小時前) -
立院司委會下週排3天周萬來報告 莊瑞雄:有公益性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