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T拋「台灣地位未定」 美中角力的籌碼?
美國在台協會(AIT)近日低調表示,《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及《舊金山和約》並未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民進黨與獨派人士視為重大突破,雀躍不已。國民黨則認為,台灣屬於中華民國沒有疑義。歷史論戰並非不可,最重要的是,民進黨政府應釐清,此時此刻AIT主動卻低調地拋出此一議題,背後的目的?在台美中的三角關係中,此一發言是轉機?或潛藏危機?
外交部長林佳龍表示歡迎並感謝AIT公開明確重申美方對台政策立場。但首先,我們可能必須先弄清楚AIT這次表態的「分量」。若真涉及政策調整,是否應該由高階官員公開說明。對照過去拜登政府動員高層反制中國利用聯合國2758號決議排擠台灣,這次僅由AIT透過媒體放話,國務院被動背書,甚至未刊登於官網,刻意降格原因何在?不少人擔憂,這種處理方式,不是新的宣示,更像是回應中國外長王毅日前強調「台灣已歸還中國」的口水戰。換言之,美方只圖在口頭上反擊,並未真的調整「一中政策」的框架。
其次,從時機來看,美中正在進行第四輪貿易談判,同時也正積極安排「川習會」。川普政府一向將議題當籌碼操作,台灣問題自然難以例外。AIT的說法,不過是美國在談判桌上的一張牌。當北京對美方施壓,要美國對台灣問題應該「謹言慎行」,美國選擇在台灣問題上打擦邊球,既顯示有籌碼可用,也不至於撕破臉。因使此舉更像外交工具,而非政策轉變。
台灣內部的反應卻耐人尋味。中廣董事長趙少康直言「台灣主權當然已經定了」,批評民進黨執政多年卻否認中華民國,反而把自己陷入困境;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認為,美國的「台灣地位未定論」是迷幻藥、是導火線,對於AIT的說法,國務院口徑一致,顯示美國刻意將台灣作為戰略棋子。民進黨對此大表歡迎,是沒有看到其中隱藏的巨大危險。這些提醒都不無道理。台灣若一味解讀美方是「政策大突破」,忽略其背後的戰術考量,恐怕將誤判情勢。
獨派聞言喜孜孜,但國際現實澆了冷水;聯合國官方文件一律使用「中國台灣省」或「中國台灣」;全世界僅剩11國與台灣維持邦交,而超過百國明確承認「一中原則」。在這樣的國際結構下,重炒「台灣地位未定」難以改變台灣孤立的現狀。即使AIT再怎麼「聲援」,也不會改變美國「不支持台獨、不尋求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既定政策。
因此,AIT的表態應視為美中角力下的一次戰術發言,而不是美國對台灣政策的重大轉折。對台灣而言,應避免將其當成「倚美謀獨」的籌碼,更不能幻想美國會為台灣與中國正面對撞。唯有冷靜處理兩岸分歧,爭取更多國際務實合作空間,才是台灣避免邊緣化、降低風險的務實之道。
美國的「台灣地位未定論」是自身利益的籌碼還是對台灣的保障?從談話時機與表達方式都不難辨別。惟台灣不應過度解讀,把戰術當戰略,把籌碼當承諾,否則一不小心恐誤踏險境。
最新政治新聞
-
-
侯友宜指工程人才長期錄取不足額 試院允精進制度
(28 分鐘前) -
台中沙鹿男砍女友情殺案!少年法庭裁定收容
(30 分鐘前) -
減家庭照護負擔 卓榮泰:審慎研議外籍幫傭放寬政策
(42 分鐘前) -
竹聯幫弘仁會涉詐欺洗錢 律師偷拍筆錄洩密
(46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