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6° / 25° )
氣象
2025-05-04 | 優傳媒

雄哥小唱》MIT:既是麻省理工•也是台灣製造引導


雄哥小唱》MIT:既是麻省理工•也是台灣製造引導

《MIT史隆管理評論》原文版發行人蓋德寶 Deborah Gallagher(左三)、台灣版發行人吳嘉璘(右三),英語致詞人吳統雄(中)。

作者/吳統雄(台美兩地管理學退休教授/台灣民調創始人)

上周四月三十日,美國大學排名第一的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的頂級期刊《MIT史隆管理評論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在台北舉行台灣版創刊酒會,由原文版發行人蓋德寶女士 Deborah Gallagher 與台灣版發行人吳嘉璘董事長主持,我受邀擔任英語致詞人。

我指出當前全球糾結的核心就是管理問題,這個糾結是三大管理思想演變的結果,對各方個體,始終伴隨著利弊並存、相互推動,《MIT史隆管理評論》在上世紀也擔任了推波助瀾的角色。而這些思想早在中華歷史上發生,也產生過無數次繁榮、爭議、與問題解決的循環,我們有充分的參考架構可以解決當前的糾結。

我呼籲,MIT 是個強調跨領域整合,重視實務解決能力的大學,《MIT史隆管理評論》可以考慮組織台美兩地的學者,針對川普與馬斯克的長期公開訴求,提出「陸美和則天下和,唯台灣可作調人」的解決方案。(請參見本專欄《川普雲端支票 馬斯克落地兌現?》《策馬橫川,台灣騎士何在?》《罵美、罵陸對人民何益?馴獸以禮才是本事!》)

指定法幣數位化 改善財務正義分配

蓋德寶發行人若將此提議,包括致詞所提的方向與實施方法的摘要,帶回去給同仁討論,在麻省理工追求跳脫框架的創新傳統下,或許有進一步發展的機會。

蓋德寶與我私下討論時,共同確認川普不是個知識取向的人,他就是目標簡單明確的商人:要賺錢、要省錢,他也是個為達目標,絕不吝惜使用權力、也可以三百六十度任意調整的人。

過去四年,川普屢次以 TikTok 為例,主張與大陸成立 50-50 的合資企業。近期,他更頻繁提及希望能與大陸「平等做生意」。

我們建議在台灣成立以陸美合資緩衝區為主的「新型」國際金融中心,可達成川普的目標。這將是一個承載使命的金融中心,過去30年,美國的「製造業轉出」或稱「產業空洞化」,其實使美國資本家獲得極高利潤,否則不會形成今日的格局。但因為「財務利潤分配的極不公平」,產生了川普—以及普通人直覺的以為吃虧了。

我們建議的「台灣新型國際金融中心」將與「指定收支法幣數位化」整合,亦即收支與貸出金額不得濫用,避免類似「二次房貸」的弊端。防止資金流入投機市場,避免過度槓桿化,可確保資金用於實際產業發展,降低金融危機風險。同時,經由合理分析,在資本利得端,建構一個AI 管理系統、形成較符合財務正義的利潤分配,使得大多數受「資本溝」「數位溝」限制的人民,也能夠合理共享到財務利潤。

馬斯克強調社會工程與台陸美緩衝共榮區

蓋德寶發行人與我一致認為,川普可能沒有興趣、也沒有時間理解我們的提議,更未必能夠投入精力關注這類議題,但馬斯克是極少數可以說服他的人。

馬斯克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社會工程(Social Engineering),顯示他不僅關注技術創新,也試圖發動社會改革,他提過的具體行動包括:打破傳統銀行模式,建立更靈活的金融體系。關注財務正義與社會公平,可能認同指定收支法幣數位化的概念。尤其曾提出陸美經貿緩衝區構想,與台灣金融中心的定位相符。

馬斯克對金融創新、去中心化金融、全球經濟模式變革有高度興趣,使他可能支持台灣新型國際金融中心的構想。

唯本專欄已提醒多次,川普和馬斯克的蜜月期有一定限制,他們兩人的性格,使這個限制不是任期制,而是方法。當前兩人在「美陸經貿方法」上已出現裂痕。川普的方法很響亮,但知識分子就知道行不通;而馬斯克目前也沒什麼具體方法。只有台灣成立陸美金融中心,才能同時實現川普的目標,與馬斯克的才能。他們兩人若長期合體,可以搞出世界大戰,也可以經由「陸美和則天下和,唯台灣可作調人」而促進世界大同!

睡前天方夜譚 醒來非常自然

本案在表面上很天方夜譚,似乎存在很多巨大障礙,但都不是經貿問題,而是「一個人」「一天時間」的問題。

我們這些經歷過蔣經國「一天將台灣由訓政導入憲政」,親眼看過鄧小平「一天將大陸由軍政導入訓政」的人,不僅應該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將這種經驗與教訓,傳達給後人。(「訓政」是指「政治制度」與「利益分配」的組合狀態,仍存在強人,但國家目標加入分享人民利益,其知識意義,請參考本專欄《軍訓憲─國家階段式發展•對人民最有利》)

由於「人類取用行為結構」,40% 的人跟著領導人走,35% 的人無所謂式的跟著大家走。所以,在改變之夜前,絕大部分人都覺得是天方夜譚,第二天一覺醒來,又覺得很順其自然,馬上又消失了天方夜譚的記憶。

賴清德幸運兒 企圖放棄諾貝爾和平獎

賴清德實在是當前天下最幸運的人,出現川普和馬斯克這兩位天方夜譚式的助手,如果沒這兩位,想要打開雙兩岸、促進全球人民福祉、保障世界各國和平安全,比現在的條件艱鉅的太多,歷史上所有的危機,都是另一個大開大合新局的轉機。

賴清德只要以人民為念,向和平繁榮邁進,世俗一點說,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也是順理成章。不過,賴清德似乎立定決心,要率領28% (其實不見得全是鐵桿)的絕對少數,硬要向相反的方向衝刺,企圖在歷史上留下與和平繁榮完全不同的名聲。

原始的民進黨其實已經消失了,只剩下列寧式的新潮流。當過「永保初心」呂秀蓮助理的蕭美琴呢?黨內還有任何認識「民主」「進步:就是軟左、就是社會主義、就是重視社會財富正義」的人士嗎?

何必自嘆無力感 台美朋友一起來

我經由網路流量内容分析,發現大比例無力感、自嘆只有1票、甚至期待外力來解放的聲音。這是「人類取用行為」的基本反應,無可厚非。「民主、憲政」不是天生的認知,是需要學習的。「民主、憲政」就是一人一票,也就是「由我做起」,不是一定要靠權力者。

不論台灣或大陸(包括更久前的美國與歐洲)的經濟成就,不就是給了人民經濟自由化,不必靠政權而是靠自己創造出來的嗎!政治自由化的道理亦然!

所以,我在本文末,將附上我的原始英語致詞,我期望世界上每位有機會讀到的華人、美國朋友、世界上能夠讀英文的朋友,不僅能夠讀到,更能轉傳出去,讓全球理解,人類會進步,歷史已經給過我們許多教訓,面對許多問題,我們可以有和平互惠、共同成長的解決方案!

若 MIT 的學者們回頭邀請台灣人民共同探討創新解決方案,將真正體現 MIT:台灣製造的引導精神!

以下是我致詞的中文翻譯。

《麻省理工史隆管理評論台灣版》創刊致詞

吳董事長、Gallagher發行人、各位貴賓,大家好!

能夠參與今天的盛會,我深感榮幸,也藉此機會向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SMR》和 Gallagher發行人表達敬意與期許。

我是吳統雄(Sean TX Wu),一位退休的管理學教授,曾在台灣與美國任教並從事研究。

西方管理學史的三大浪潮

今天,我想要強調西方管理學歷史中的三個主要發展浪潮。

第一波由 Frederick Taylor 領導,他將測量觀念與標準化引入管理學,並建立階層體制以提升組織效率。

第二波由 Elton Mayo 引發,他發現工作環境中的人性因素,如心態與動機,對於管理至關重要。

接著迎來了第三波,由 Douglas McGregor 在其里程碑著作 《企業的人性面》 中提出,即刊登於《史隆管理評論》。

這一波浪潮帶來了兩項深遠影響:

它確立了 SMR 的使命—提供跨學科洞察,並成為理論與實踐的橋梁。

更重要的是,McGregor 奠定了現代西方管理學最後的穩定基石,他的理論引發了破壞性建設(Disruptive Transformation),重塑了全球的管理實踐。有些人稱這一現象為 「低端製造業外溢」,而另一些人則稱之為「產業空洞化」—它仍在持續改變世界產業的格局。

今天,美國總統川普 正在挑戰這些變革的後果,引發全球廣泛的連鎖反應。

Gallagher發行人,這正是我對 SMR深表敬意的原因—它長遠影響了昨日、今日,乃至明日。

中華管理學史中的類比

各位朋友,你們或許已經注意到,我剛才談論的是西方管理學的歷史。現在,讓我們看看中華的歷史。

2,400年前,秦國丞相商鞅也提出了與 Frederick Taylor 類似的理論。他建立測量觀念與標準化規則,並改革階層體制以提升管理效能。

然而,在英語文獻中,這些類比及其實際應用卻較少受到探討。

對MIT史隆管理評論與發行人的兩項期許

因此,我提出兩項對 SMR 和 Gallagher發行人的期許:

第一、建立跨文化橋樑:SMR 致力於成為知識的橋梁,因此我希望 SMR 台灣能積極促進美國與台灣在管理學上的交流,涵蓋思想、實踐及解決方案。

第二、結合學術研究與實踐行動:正如 MIT 既重視科學,也重視技術,SMR 既強調研究,也強調實踐,我們應當兼顧學術探討與行動方案。

川普總統今日面臨的挑戰,在中華的管理歷史中早有對應的先例,並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架構與解決方案。我期待 SMR 與 Gallagher發行人能組織一支由美國與台灣學者組成的團隊,向川普總統提出可執行的管理策略—也能夠同時提供給他的特別顧問伊隆·馬斯克。

有趣的是,許多歷史上的中華管理方案,恰好呼應了川普總統與馬斯克先生的公開主張。

最終,要化解所有問題,端視大家是否願意促成它的實現。

MIT:雙重意涵,一個和平願景

MIT 代表 麻省理工學院,但它同時也象徵著「Made in Taiwan」。

我希望這個 MIT 的雙重意涵能夠啟發美國、台灣、中華乃至全球的和平與繁榮。

我誠摯歡迎各位在典禮後 提問與交流。

謝謝大家!


雄哥小唱》MIT:既是麻省理工•也是台灣製造引導

吳統雄,臺灣民調創始人。世新大學資管系創系主任,曾任教於台清交與美國喬治亞理工等,是喬治亞理工Adoption Modeling 研究團隊首席。歷任聯合報系資訊中心副主任、神通機構高階主管、日商科技公司總經理,因創辦電腦統計民意調查而獲得國家金鼎獎。他是第一代民歌手,擔任過廣電主持人,發表過唱片,是資深公共評論人。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