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實質薪資創4年最佳 成長速度超越通膨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最新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剔除物價因素後,第1季全體受僱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數年增0.81%,為4年來最大增幅,也是4年來首度轉呈正成長,累計實質總薪資平均數成長0.73%,顯示薪資成長速度超越通膨。
主計總處統計,3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新台幣4萬7525元,年增3.15%;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7598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數為5萬5123元,年增3.09%;而第1季全體受僱員工平均經常性薪資年增率達3.03%,創25年同期最高。
相較於名目薪資,民眾更關注考量物價因素的實質薪資表現。主計總處指出,由於薪資成長超過通膨,今年第1季不論是實質經常性薪資,還是實質總薪資,雙雙延續正成長。
除了實質薪資水準,外界也會從經常性薪資低於平均數員工比率,判斷薪資分布情況。主計總處統計,第1季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低於平均數員工比率趨勢持續走高,5年前比率還在66%附近,今年第1季已經升抵69.77%,寫下新高。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表示,極端高薪者會把平均數拉高,使得低於平均數的員工人數變多;從經常性薪資十等分位組來看,D1經常性薪資年增率4.08%、D8年增率4.46%,而D2至D7之間年增率落在2至3%多的成長率,顯示薪資成長確實以兩端成長較快速。
由於薪資平均數易受極端高薪拉抬,主計總處同步公布3月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萬8111元,月增0.28%,年增3.03%,相較於平均數,更貼近一般社會大眾「薪情」。
主計總處分析受僱員工個人特性的經常性薪資中位數表現,有3點觀察,一是1至3月女性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萬5994元,男性為3萬9916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男性增加3.28%,女性也成長3.14%。
第二,1至3月未滿30歲者的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萬1464元,隨著年齡增長,薪資因工作經驗及專業程度累積而提高,50至64歲者增至4萬2898元。
第三,1至3月經常性薪資中位數隨教育程度提高而遞增,專科及大學程度者為4萬353元,研究所程度者為6萬5979元;就近5年同期觀察,研究所程度者薪資年增率高於其他教育程度者。
(熱門點閱:衛福部放寬中藥商資格 藥師公會按鈴控告邱泰源2官員圖利)
最新政治新聞
-
-
錄製「莒光園地」 賴清德宣布:爭取新式反潛裝備、提升S-70C反潛機
(17 分鐘前) -
輝達落腳北士科恐遇交通挑戰? 北市:預算遭砍影響公車調度站
(17 分鐘前) -
賴清德:四大策略著手推廣全民運動
(34 分鐘前) -
南方澳驚見上身半裸男屍!外觀特徵曝光
(34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