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許信良示警:兩岸問題「鑰匙」在中國 統一威脅會讓多數台灣人反抗

民進黨前主席、亞太基金會董事長許信良昨天在出席昔日黨外時代戰友,日前過世的前立委林正杰追思會上直言,中國一定,也必須走向民主 他除強調,兩岸問題的鑰匙不在民進黨,在中國共產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更強調國民黨來台灣後,台灣已經是一個國家,呼籲中國,必須接受、尊重兩岸現狀,而把統一當威脅,不只民進黨,多數台灣人民都會反抗。
質疑口號空泛 籲北京走民主路、放下統一執念
許信良還質疑中國近年愛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口號,「今天什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還不夠復興嗎?」、「中國從沒這樣國勢這麼強,經濟這麼好,是第二大經濟體」,他直言偉大復興,不該是中國現在應該為追求的發展目標。
常被視為黨內「統派」的許信良還說,如果中國是民主的,是比台灣更好社會的話,兩岸就沒有問題了,為何台灣非聽你不可,非統一不可?」「我年輕就反對現在還是反對,我坦白講,沒有這樣必要。」
昨天追思會,如當年和許信良同辦《大學雜誌》的前台大教授陳鼓應,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等多位統派人士都出席,不過,應主辦方要求在追思會上分享兩岸觀點的許信良,反勸陳和張等兩位「真的愛中國」者,應讓中國了解,習近平獨裁建軍,讓西方世界敵視,中國真的有危機。
許信良先說,他重讀林正杰替他輔選後寫的《選舉萬歲》,林當年參加中壢事件後發現民主這麼容易,過去很多中國學者辯論民主幾百年才做到,很多很多說法指中國還不適合是行民主,但林在書中說,人民不是傻瓜不是笨蛋,人民很有智慧,滿街都是諸葛亮,好多年輕人都有創意,不要相信人民無知,不適合民主,許認為,因為當年中壢事件,台灣走向民主,中國也一定會走向民主。
許進一步說,當年釣魚台事件後,風起雲湧,他辦《大學雜誌》,那時還是毛澤東還活著很有元氣,中國文化大革命的時代,國民黨50、60年代,主要努力是想反攻大陸,蔣介石20年,把台灣主要經濟發展成果放在發展軍備,還有維持台灣在聯合國中國代表權,國家經濟發展成果百分之八十在國防外交,那個年代台灣兩岸政策,不只和中國大陸絕對敵對,很重要是反攻大陸,要收服大陸,要花一切力量,維護中華民國在聯合國代表權。
反思西進政策 今日中國非改革開放時代
許信良回憶,當年他從英國返台,與當時的陳鼓應等年輕學者共同創辦《大學雜誌》,針對統獨議題展開辯論。許坦言:「說實在話,怎麼辯論都沒結論,你相信你的,我相信我的。」但他強調,世上還有一種比民族認同、國家認同更高的價值,那就是「普世價值」——民主、自由、人權和平等,是每個人類都應該接受的原則。
許信良也說,,儘管陳鼓應主張統一、他則堅持支持中華民國在台灣,但彼此至今仍是好友。許信良表示:「即使認同不同,也能共同為更高價值奮鬥。」
許信良提到,當年他們反對國民黨將國家資源全力投入準備反攻大陸,以及維護早已難以保住的聯合國中國代表席次。許認為應將心力投入台灣建設,打造一個如孔子《禮運大同篇》所描繪的社會:「天下為公」即為民主,「老有所終」即為社會福利。民主與社會福利相輔相成,應是照顧人民的政府所追求的核心價值。
許信良回憶,中壢事件正是人民戰勝國民黨體制的關鍵轉折。後來他當選省議員、縣長,當時社會共識也逐漸轉向:兩岸不必爭什麼,重點是如何把台灣建設成人間樂土。
此外,許信良也談及他曾提出的「大膽西進」主張。他指出,中壢事件發生的那年,正是鄧小平上台、啟動改革開放的時代。80、90年代,中國在改革開放派主政下高速發展。他在1995年著作《新興民族》中提出「大膽西進」,主張台灣應積極前往中國發展,否則市場將被日本、韓國、美國等國搶占。他也說,曾有十年台灣對中國出口超過千億美金,至今台灣對中國的出口占比仍高達百分之三十,到今對台灣幫助仍很大,他也認為,「那時候去大陸,上海、北京餐廳擠滿人,自由開放程度不比台灣差,社會非常開放,政治雖未實現民主,但整體氛圍開放。」
但如今,許坦言歷史條件已改變,「大膽西進」已不可能成功。他以台塑為例指出,儘管曾在中國大賺,若現在不撤離就完蛋,「非走不可」,因為中國體質改變。改革開放在習近平掌權後被推翻,中國變得更強勢,軍事設備升級、「一帶一路」擴張,特別是習近平第二任期間加速建軍、打造國家聲威,這些發展雖為中國提升實力,卻讓世界感到威脅。
許信良進一步質疑中國常掛在嘴邊的「東升西降」論述。他表示,中國自認能超越「西方」,但錯誤地將「西」限縮為美國。他指出,「西方」包括整個歐洲、日本甚至台灣,「日本早就脫亞入歐,台灣本質上也是西方文化體制的一部分。」他直言,「東」永遠超不過「西」,因為民主自由人權的制度根基與文化深度,不是靠軍力或經濟成長可以輕易追上的。
解鈴仍須繫鈴人 兩岸關鍵不在台灣而在中國
許信良檢視習近平近年政策,強調改革開放本是良好制度,但習近平二十大後推行專制獨裁,徹底改變了改革開放路線。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已達相當程度,理所當然對世界構成威脅,因此全球對中國的敵意自然而然增加,不僅美國,連歐洲、日本也紛紛防範中國。如今的國際情勢與當年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大不相同。
許信良也說,他要誠懇呼籲,兩岸問題的關鍵嚴格來說不在台灣,而是在中國共產黨。如果中國依舊由個人獨裁,並持續擴軍、派遣航空母艦與戰機繞台,威脅世界秩序,外界防範中國是理所當然的。許信良長期堅持,解決兩岸問題的鑰匙掌握在中國,中國人民應深思,面對西方世界強烈敵視的局勢,他希望中國能走向民主。正如當年林正杰所主張,民主並非遙不可及,只要開放選舉即可。他完全不相信所謂「中國人民不適合民主」這種說法,認為那是欺騙人民。
許信良進一步表示,中國有能力領導世界走向人類民主共同體,但這個共同體絕非單方面聽命中國的體制,這是不可能的。台灣也絕不會接受「非聽中國不可」,即便是多數藍白選民也持相同立場。他呼籲中國人民與領導層必須深刻反思未來發展路徑,強調中國正處於危機中,面對全球敵視的西方世界,真正愛中國的人應該讓中國了解此點,必須推動民主改革。
他也認為,只要兩岸不將統一視為對台灣的威脅,雙方就能好好合作。台灣在高科技領域成績斐然,晶片產業領先全球,台積電居世界第一,AI產業也蓬勃發展,黃仁勳等台灣人在全球AI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只要兩岸關係和諧,且不構成威脅,就能共創雙贏局面。但中國目前的威脅態勢,使多數台灣人反感,絕非單純民進黨所能左右,對台灣人民而言,拒絕威脅是天經地義的。
許信良直言:「你說台灣中國人很好,為什麼一定要聽你的?」他強調,國民黨來台後,台灣已成為一個獨立國家,這是現實,中國大陸必須尊重這一點。只要不對台灣構成威脅,兩岸關係就不會有問題。雖然他曾主張大膽西進,但若中國仍維持改革開放政策,兩岸經濟完全有融為一體的可能。當中國成為台灣的威脅時,台灣要不反抗、完全接受,幾乎不可能。
總結時,許信良強調,兩岸問題的鑰匙不在台灣、不在民進黨,而是在中國共產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他認為中國具備解決不僅是台灣問題,更是世界問題的所有條件。民主共同體的概念非常美好,大家能和樂共存,就像歐盟一樣,成為「歐洲國」,只要是自由且自主的,非強迫而是志願的合作,像法德昔日世仇也能合作,建立歐盟。他曾在大陸公開提出,若兩岸能如歐洲般統一,將比中方想像的還要密切統一。只要完全尊重台灣現狀與人民意願,不施壓,開放自由往來,兩岸根本不會有任何問題。
他面對眾多統派人士再三強調:「關鍵在中國大陸,不在台灣、不在民進黨。不要一直罵民進黨,問題不在他們!」 (責任編輯:王晨芝)
(上集)
最新政治新聞
-
-
黃國昌駁「勒警脖」 反嗆綠媒惡意剪輯
(31 分鐘前) -
黃國昌「走讀」被辦 蔡壁如送暖:一定聲援
(1 小時前) -
強化高空滲透跳傘訓練 陸軍打造垂直風洞設施
(1 小時前) -
賴清德問1句話 學生熱烈回應「很有感」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