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6° / 27° )
氣象
2025-07-25 | 上報

民進黨青壯政務官站出來 洪申翰、林飛帆、梁文傑表態挺大罷免

民進黨青壯政務官站出來 洪申翰、林飛帆、梁文傑表態挺大罷免

大罷免將於明天投票,罷團昨天在凱道造勢,即便天空下著大雨,現場人潮卻未曾退散,讓民進黨大感振奮。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勞動部長洪申翰等曾為太陽花、也是公民年輕世代,今天(25日)紛紛在社群發文力挺大罷免。洪洪申翰提到立院審查《就業服務法》巴氏量表相關議題,在野黨立委明知實際難處,卻仍強行通過,甚至還嗆「你們是行政部門,自己去想配套」。

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過去在台北市議員任內,也曾有志角逐北松山、中山區立委,目前該區立委王鴻薇也是這次罷免的指標人物,梁以「個人造業個人擔」來談這次罷免,這次同樣發出簡訊催票,呼籲選民一定要出來投票,共同守護台灣。

林飛帆昨晚也在社群發文加入百工百業挺罷免行列。林飛帆提到,11年前,他有幸和大家一起參與改變台灣的歷史行動,一起守住台灣不被中國經濟併吞;11年後,用不同的身份,堅持台灣的主權與民主自由不能被侵犯、退讓。這些年來大家走在同一條路上,繼續守著深愛的台灣,呼籲7月26日、8月23日一起站出來投票。

去年轉任勞動部長的洪申翰也發出破千字長文,表示自己身為行政首長,多談罷免議題只會招惹麻煩,這道理他當然懂,但不管在民間或行政部門,都同意民主體制就是要有一定的在野監督能量,來作為制衡,「這就是民主,沒什麼好說的。」

但洪申翰質疑,「這一年多來,在野黨的多數聯盟,怎麼運用這個『多數』呢?」洪提到這一年多來,他一半時間在立院、一半時間在行政部門,短時間經歷兩種角色,更有感觸。幾個最最爭議的法案,包括《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選罷法》、《憲法訴訟法》、《財劃法》、總預算、巴氏量表的修法,都看到這個「多數」,有一個非常相近操作模式,那就是「快速(過水似的)出委員會→跳過韓院長主持的朝野協商→限制表決前的逐條發言→直接二三讀表決」,甚至在上述案子中,還有好幾案是在表決前才拿出的「最高機密版」,影印紙還是熱騰騰的。

洪申翰說,立法院作為一個監督行政權最重要的機制,而最能夠行使這個監督機制的,就是對行政權進行「審議」跟「辯證」。「如果,這個『多數』,是要好好監督行政權,那為何,都要跳過朝野協商?那為何在這些最爭議的議案中,總是要跳過審議與辯證?」

洪提到巴氏量表的修法,在去年底修法前,他與在野黨立委溝通,他們都說:「你講的我當然都懂,這是我們侯友宜選總統的政見,我們黨中央已經決定了 ,不用再多說了!」他聽了後心想,「但侯友宜沒當選啊!」他反問如果造成重症的衝擊該怎麼辦?立委回答:「你們是行政部門,你們自己去想配套」,後來條文的修訂,雖然專家學者儘相跳出來表達疑慮,但沒用,它一樣跳過了韓國瑜主持的朝野協商,在欠缺辯證討論的狀況下,倉促的二、三讀表決通過。

洪申翰說,民主體制的ABC,就是權責必須相符,現在這個條文通過,必須生效執行了,「我一直很想問,那這個已經造成重症家庭的衝擊,究竟是誰的責任?這要怎麼課責?」

最後,洪申翰強調,朝小野大,並不是這一年多來,體制爭議的最源頭。重要核心的問題,是這個「國會多數」,究竟是怎麼運作行使的,其背後的目的跟邏輯是什麼?真的只是民主監督行政權嗎?(責任編輯:殷偵維)

(熱門點閱:大法官7提名人遭立院封殺 「這2人」連部分綠委都不挺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