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8° )
氣象
2025-09-20 | 上報

【倒柯風暴熄2】喬「英德之爭」避分裂 柯建銘老臣謀國卻不被賴領情

民進黨從扁案灰燼重新出發,中央政治能使力的只剩立院黨團,顛簸前進的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特重政策,盼藉政策討論,重建民進黨形象,每週都和黨團舉行政策會報,而問政底蘊本就深厚的黨團總召柯建銘也能接球呼應,期間他雖一度遭蔡同榮強勢逼下總召職務,但王金平主持的立院朝野協商,還有依慣例又讓轉任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的柯建銘有與會簽字,才算蔡英文有背書的「潛規則」。






【倒柯風暴熄2】喬「英德之爭」避分裂 柯建銘老臣謀國卻不被賴領情



蔡英文曾對蘇貞昌搶選北市不滿,願意在2010年底出馬角逐新北市長,柯建銘也是幕後重要安撫勸進角色。(資料照片/王侑聖攝)





兩顆太陽之爭 居中斡旋




之後,民進黨爆發蔡英文、蘇貞昌「兩顆太陽」之爭,能居間對話、穿梭的也是柯建銘。蔡忍下當時對蘇搶選北市不滿,願意在2010年底角逐新北市長,柯是幕後重要安撫勸進角色;蔡在總統初選勝蘇,陪蔡去看蘇的,還是柯建銘。不過,蔡英文2012年挑戰馬英九連任失敗,蔡為未走完總統「最後一哩路」,敗選辭謝黨主席時,部分英營幕僚視柯偏蘇,一度想推動黨團世代交替,也讓蔡、柯有了微妙心結。




蘇貞昌2012年後繼任黨主席,民進黨團席次爬回40席,監督制衡更有底氣,在蘇力挺下,柯建銘仍連任黨鞭。由於美國歐巴馬政府大選強挺馬,兩岸路線被視為綠營敗選主因,民進黨內對美存有怨氣,多數人要求強勢擋含萊劑美牛進口,藉此給美國及馬政府難堪,但深諳美國支持是台灣總統大選勝負關鍵,柯為了民進黨將來重返執政大局,除主動與美方溝通,利用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訂出規範機會,力壓黨內反彈情緒外,此外,還研議拋出「凍結台獨黨綱」主張,試圖替民進黨走出既有論述框架包袱。





柯建銘、蘇貞昌情意互挺 始終堅定






然而,諸如反核四、旺中併購壹傳媒案及兩岸服貿協議等議題,柯建銘則豪不退讓,率黨團文武併用強硬反對,頻「以戰逼和」,最後也都成功逼國會多數的藍營敗陣,讓馬政府在前述議題無法推進,當年朝野激烈攻防,馬英九及其親近視王金平身為議長不貫徹黨意,發動「九月政爭」,同步欲「拔王」也「攻柯」。蘇任黨魁第一時間強勢挺柯,不讓黨內隨馬起舞,在十餘年後,這次賴逼宮柯辭總召,蘇系上下也拒絕背書連署,柯、蘇情義互挺,始終堅定。




蘇貞昌在「馬王政爭」助柯建銘,柯則強挺王金平度過難關,「王柯體制」跨藍綠的情誼更鞏固。後續太陽花事件爆發,柯王密集溝通,從不放警察進場驅離、再到讓王發表實質不處理服貿協議聲明,讓抗爭學生平安退場,更讓柯存下隔年依黨內內規,不分區兩任任滿,需重回新竹市拼區域立委,再伺機拼立法院長大位的政治能量及底氣。




太陽花運動也成就了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為「救扁」,柯文哲從政前便和柯建銘熟識,「柯醫生(柯文哲)」更是「柯總召」辦公室常客。柯文哲決定參選,勸不成他回鄉選新竹市長的柯建銘,還是大力相助他的首都選戰;不過,兩人在蔡英文時代因前瞻預算開始交惡,如今民眾黨上下視柯建銘為仇寇,但兩人曾經「換帖」,卻是歷史事實。去年柯文哲父喪,柯建銘仍現身弔唁,昔日「大小柯」彼此雖敵對,但柯父在柯建銘回鄉參選曾現身輔選,這是柯建銘從政來,一直堅持的情義。





【倒柯風暴熄2】喬「英德之爭」避分裂 柯建銘老臣謀國卻不被賴領情



太陽花學運發生當晚,柯建銘與趕來聲援的時任黨主席蘇貞昌,及蔡英文、謝長廷等黨內巨頭在學生攻入的議場前會商情勢。(獨立媒體提供)







老柯「喬王」形象成功突圍 一度有機會攻上立法院長





太陽花學運退場後,蔡英文回任民進黨主席力拚2016大選,柯建銘先憑「馬王政爭」後執政黨內部矛盾,在立院拉下馬英九提名的10位監委提名人,並重回風城拚區域立委,新竹市向是第三勢力重地,綠營自家又有世代對立,重回區域選戰的柯能否突圍生還,全國矚目,柯以「承擔者」名號,強勢正面論述「喬王」形象,成功突破國民黨、時代力量夾殺,拿下堪稱從政來最精彩的選戰勝利。




蔡英文2016年不僅成功率民進黨重返中央執政,連同創造民進黨首次國會過半的大勝,一度開「黨團自主」綠燈,讓連任成功的柯建銘似有機會在新系為主的支持下,登上國會龍頭。只是後來蔡還是依循內圈幕僚意見,把立法院長位置給了2012年大選搭檔副手的蘇嘉全。因這是柯距離國會議長最近的一次,柯和蔡英文的意志拉鋸直到投票前一天,柯親自和蔡深談後才放棄,但柯、英關係,一度因此僵持,有陣不愉快。




不過,縱使又生過節,蔡英文就職後,包括推動軍公教年改、同婚合法、轉型正義、前瞻預算等改革及政務,還是依靠柯建銘坐鎮國會操盤。柯雖錯過國會議長,仍盡心輔佐,憑恃國會多數的總召職務,堪稱民進黨實質上的立法院長。而如同扁朝先例,尤其涉及國會同意權或藍綠敏感的重大人事,英不可能不讓柯與聞討論,如首位促轉會主委黃煌雄,還是柯費心奔走勸成;蔡執政8年,林全、賴清德、蘇貞昌、陳建仁等4位閣揆,柯也備受尊重,堪稱無事不參、也無役不與。






【倒柯風暴熄2】喬「英德之爭」避分裂 柯建銘老臣謀國卻不被賴領情



2016年大選民進黨首次國會過半的大勝,一度開「黨團自主」綠燈,讓柯建銘似有機會在新系為主的支持下,登上國會龍頭,後來蔡英文還是依循內圈幕僚意見,把立法院長位置給了2012年大選搭檔副手的蘇嘉全。(資料照片)







英德之爭 柯建銘勉力排解







英朝時代,柯建銘參與調處最棘手的政治難題,當屬2019年民進黨內「英德之爭」。黨內屬他晚輩的賴清德,在行政院長卸任後,宣布投入總統初選,要強勢挑戰蔡英文2020連任;當時擔任黨主席的行政院長卓榮泰及黨秘書長的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被挺英方視為偏賴,挺英方甚有拒絕初選的最壞打算,柯建銘則賣力居間調處,避免黨內分裂,終讓英接受初選,但也讓賴接受調整初選規則與時程,採加計手機三方民調等。




當時民進黨面臨分裂危機,柯建銘與卓榮泰、羅文嘉私下找賴清德深談多次,柯建銘憑豐富國會經驗,提出仿立院委員會處理議案和大法官解釋模式,將不同意意見列記錄的方式處理,中執會讓賴營所提不同意意見得列入記綠的方式處理模式,讓賴的堅持能被交待,終促成中執會不用經表決,就同意調整初選時程及民調規則。




唯據聞,最後中執會開會前要確認初選方案,賴又一度猶豫,當場還是柯拿過和賴確認的手機通話,請賴不要讓卓為難,隨後中執會上,柯甚至還怒嗆欲強勢表決壓賴的挺英方,勉力達成折衝。




過往黨內多認為,柯建銘和賴清德親近,像是賴當立委時,曾任黨團幹事長佐柯,柯對其也賣力提攜。賴清德任台南市長時,以時任議長李全教涉及賄選,堅持不進台南市議會掀起政治爭議,柯還曾想憑其國民黨本土派人脈,看是否得調處排解。而賴在2016年,也曾力挺柯選立法院長,加上2019年柯居間調處「英德之爭」,在賴去年當選總統後,柯是否會有更好的際遇,黨內也不是沒有過想像。









【倒柯風暴熄2】喬「英德之爭」避分裂 柯建銘老臣謀國卻不被賴領情



賴清德對柯建銘即便仍尊重,但彼此權力關係位置已不同。(張哲偉攝)







柯建銘的老臣謀國使命感 賴清德未必領情







未料,賴入主凱道後,外有藍白緊密結合凶險情勢,其「信賴至上」領導風格,更成為綠營內對賴領導統合的最大猜忌,作為一線指揮作戰的黨政領導階層,柯建銘只能共揹重擔。而賴對柯即便仍尊重,但彼此權力關係位置已不同,柯奠基於「老臣謀國」,總有想力挽狂瀾的使命感及無比焦慮,一如柯最愛的老歌《小丑》歌詞:「是他的心酸,化作喜悅,呈現給你」。只不過,賴清德及其內圈幕僚未必領情,在個人信仰,民主化後劉松藩、王金平等前立法院長傳承下的國會議事典範被毀滅後,舉黨中公認最會協商,也最能協商,但真的也已沒招的柯建銘在黨內率先喊出「大罷免、大成功」,盼朝小野大政局「大翻轉」,但大罷免最後卻是「大失敗」,賴、柯兩人1年多來的矛盾,也終於浮上檯面。




已聲明這是最後一任立委的柯建銘,面對這層峰發動的逼宮風暴,柯雖暫時挺住度過難關,但「永遠的總召」,恐怕無法在過去曾相挺、提攜的賴清德手中,順利持續4年。熟悉這段過往歷史者,也只有無限感慨、感傷。(責任編輯:卓琦)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