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0 | 上報
張亞中認九二共識「就是謀求統一」 國民黨年輕黨員怒了:不接受
國民黨下月進行黨主席改選,候選人的兩岸論述成關注焦點。今(20日)辯論會上,其他兩位候選人鄭麗文、羅智強皆拋出支持兩岸和平、九二共識,而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批,其他兩人都談得太空洞,誰不知兩岸和平重要?重點是要怎麼做到,九二共識無法開創兩岸和平,只是在拖,且九二共識核心是「一中原則、謀求統一」,北京不會接受一中各表。對此國民黨前副發言人賴苡任公開要求張亞中修正說法,若不修正,下次辯論時他要到現場抗議,作為國民黨年輕黨員的怒吼。
張亞中更說,這幾年國民黨在中華史觀不斷退讓,在中國人認同不敢前進,反觀自己十幾年來為捍衛中華史觀與價值,已花新台幣8、9千萬元。
國民黨前副發言人賴苡任稍早怒批張亞中完全說錯了,賴表示,九二共識中有個核心觀念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國民黨強調各自表述,共產黨強調一個中國。大陸希望透過一個中國來防止台獨,更希望用這個大的政治名詞套住台灣。對於國民黨而言,一個中國不是什麼問題,因為我們有一中憲法,但癥結點在這個中國是誰來代表,國民黨的核心價值觀是這個「中國」必需是「中華民國」。
賴苡任說:「但今天張校長講的是『一個中國原則』,這個名詞與九二共識中的『一個中國』並不一樣。我不知道是校長故意魚目混珠,還是您真的不知道兩者區別?『一個中國原則』是北京在國際上專門用來處理中華民國問題的政治名詞,是一個打壓中華民國國際生存空間的外交辭令。常用在中國大陸的外交部,或是用在邦交國的公告上,例如當大陸挖我們邦交國時,這些與大陸建交的國家都會說『一個中國原則』。」
賴苡任表示:「但對於美國而言,美方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因此才有『一個中國政策』,雙方公報或協議上如果談到相關問題,就會各自使用『一個中國原則』及『一個中國政策』。因此很明顯地,一個中國與一個中國原則是完全不同,二者不相干的政治名詞,本質不一樣,目的不一樣,訴求不一樣,訴說的對象不一樣,要處理的問題也不一樣。」
他強調,「一個中國」後面接「各自表述」,這是「九二共識」,也是國民黨與共產黨爭執的事,也是兩岸關係的政治理論之一。「一個中國原則」相呼應的是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是北京在國際上打壓中華民國生存空間的手段,要求國際上只能承認「一個中國政府」,這是大陸外交關係的政治理論之一。
他認為張亞中拿北京打壓中華民國的外交政策及論述,當成國民黨兩岸政策及論述。因此他公開要求張亞中修正說法,如果不修正,下次辯論時他會到現場抗議,表達作為國民黨年輕黨員的怒吼。(責任編輯:卓琦)
張亞中今日在辯論會上批評,羅智強說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是兩岸互動標配,但九二共識的核心是「一中原則、謀求統一」,北京不會接受一中各表,頂多事務交流、經貿協商,還在維持現狀,只談經濟不談政治,兩岸關係如何往前推展?
張亞中更說,這幾年國民黨在中華史觀不斷退讓,在中國人認同不敢前進,反觀自己十幾年來為捍衛中華史觀與價值,已花新台幣8、9千萬元。
國民黨前副發言人賴苡任稍早怒批張亞中完全說錯了,賴表示,九二共識中有個核心觀念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國民黨強調各自表述,共產黨強調一個中國。大陸希望透過一個中國來防止台獨,更希望用這個大的政治名詞套住台灣。對於國民黨而言,一個中國不是什麼問題,因為我們有一中憲法,但癥結點在這個中國是誰來代表,國民黨的核心價值觀是這個「中國」必需是「中華民國」。
賴苡任說:「但今天張校長講的是『一個中國原則』,這個名詞與九二共識中的『一個中國』並不一樣。我不知道是校長故意魚目混珠,還是您真的不知道兩者區別?『一個中國原則』是北京在國際上專門用來處理中華民國問題的政治名詞,是一個打壓中華民國國際生存空間的外交辭令。常用在中國大陸的外交部,或是用在邦交國的公告上,例如當大陸挖我們邦交國時,這些與大陸建交的國家都會說『一個中國原則』。」
賴苡任表示:「但對於美國而言,美方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因此才有『一個中國政策』,雙方公報或協議上如果談到相關問題,就會各自使用『一個中國原則』及『一個中國政策』。因此很明顯地,一個中國與一個中國原則是完全不同,二者不相干的政治名詞,本質不一樣,目的不一樣,訴求不一樣,訴說的對象不一樣,要處理的問題也不一樣。」
他強調,「一個中國」後面接「各自表述」,這是「九二共識」,也是國民黨與共產黨爭執的事,也是兩岸關係的政治理論之一。「一個中國原則」相呼應的是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是北京在國際上打壓中華民國生存空間的手段,要求國際上只能承認「一個中國政府」,這是大陸外交關係的政治理論之一。
他認為張亞中拿北京打壓中華民國的外交政策及論述,當成國民黨兩岸政策及論述。因此他公開要求張亞中修正說法,如果不修正,下次辯論時他會到現場抗議,表達作為國民黨年輕黨員的怒吼。(責任編輯:卓琦)
最新政治新聞
-
-
以色列紅大衛盾會:戰爭緊急醫療要軍民協調
(5 小時前) -
總統視導「114年國家防災日-大規模震災動員演練」盼提升全民安全實力應對災害
(5 小時前) -
「2025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賴清德了解國防航太產業最新趨勢與研發成果
(5 小時前) -
後備指揮部辦全民國防教育活動 雲林民眾熱情參與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