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部長】高效「獅子男」李洋 掌運動部先做這件事⋯⋯
9月9日運動部正式上路,總統賴清德為貫徹「把運動部交給運動員」理念,任命奧運羽球金牌選手李洋為首任部長,他不但是史上最年輕部長,也是首位金牌部長,但年僅30歲、對政府體制不甚熟悉,就要掌管年度預算高達248億元且還是甫創立的部會,民進黨內部質疑聲浪不斷。這位年僅30歲的部長除了握有雙金外,究竟還有什麼魅力,讓行政院長卓榮泰、賴清德力挺他上位?

行政院新設立的「運動部」將於9月9日正式揭牌,總統賴清德貫徹「把運動部交給運動員」的承諾,力邀東京奧運羽球男雙金牌得主李洋出任首任部長,震撼政壇。(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高層欽點李洋出線 「把運動部給運動員」
其實翻開過去半年外界點名掌運動部的人選不少,從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立委蔡其昌到時任體育署長鄭世忠都有被點名,不難看到民進黨內部角力,對運動部長位置虎視眈眈,不過有媒體專訪李洋提到,其實早在5月時卓榮泰已經相中李洋,親自致電邀他掌運動部,這項人事案傳聞數個月,也在運動部掛牌前確定拍板。

行政院長卓榮泰早在5月就已鎖定李洋,親自致電邀請,整起人事布局早有定見。(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運動部首發「運動令」 天天動30分鐘
李洋上任後首份公文簽訂「每天運動30分鐘」,力推全民運動,他身體力行每天運動30分鐘,據透露,李洋過去接觸運動只有羽球,剩下就是體能訓練,很少接觸其他運動主要是怕因此受傷影響場上表現,但退役後,幾乎是「開發」他對運動全面興趣,從板球、籃球全都嘗試過,還上場打三對三。李洋首波「部長令」每天運動30分鐘,宣傳效果極佳且廣,不論公務多忙,他都會堅持。不過幕僚打趣表示,李洋運動員退役體力又好,每次他要跑步,都讓很擔心隨扈會不會沒跟上部長跑速跟丟。

即使身為部會首長政務繁重,李洋仍堅持每天運動30分鐘,以實際行動帶頭倡議。(擷取運動部官方Threads)
李洋用每天運動30分鐘打響運動部首發,同時公開宣示上任推動六大政策,包含「落實全民運動、整合競技運動、台灣舉辦國際賽會能見度、促進運動產業發展、永續多元價值、基層培育。」如同過去選手為自己設定的奪牌目標,李洋也給自己有「部長」級的階段性任務,首要任務就是確保運動選手福利與參賽權益,他已經建立選手信箱,有別於過去選手遇到狀況如果教練不處理就求助無門,他希望運動員遇上問題能夠讓運動部了解,進而協助解決,而非和稀泥就過去。

李洋啟動運動部改革,推六大施政、設信箱聽選手心聲。(擷取運動部官網)
上任一個月大刀整頓 盼選手投入協會運作
第二階段性目標,就是放眼明年的單項運動協會改選,李洋希望針對協會的考核,能加入選手與協會評鑑,讓協會評鑑機制能更加透明,就是希望能在協會中都要有「運動員委員會」,類似勞工董事概念,鼓勵運動員在努力衝刺成績之餘,更加關注其單項協會運作,讓他們的意見也能傳達到協會,這項機制若要建立,除了運動員本身「覺醒」與參與意願外,推動修法也是重要工作之一。

從選手到部長,李洋組建專業團隊、推動協會透明化評鑑制度。(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上任將近一個月,外界認為李洋的「金牌」光環,也是他的「入閣蜜月期」,不過李洋早就蓄勢待發,典型獅子男的高效衝勁,上任後已經快速找好從專業、媒體及國會三面向的專業機要秘書協助外,他還一一面談部內一百多位職員,不論職位高低都與這位部長面對面從工作狀態到職務內容,他都掌握,確定「把對的人擺在對的位置」。

李洋親自面談、建團隊,改革從協會開始動刀。圖為李洋與(左)前體育主播卓君澤。(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李洋看似政治經歷一片空白,外界憂心是否成為誤闖政治叢林的小白兔,但其實他並非空手而來,據透露,他退役後在國體大教書,接觸不少台北市、新北市的體育局公務員,這次入主運動部,也挖角不少公務員轉任,同時延攬北市大學技擊運動學系教授謝富秀接掌競技運動司司長,另外在體壇時熟識的前體育主播卓君澤、台北市大助理教授傅思凱,都對體育改革都有志一同,也隨他「跳火坑」,逐步組建自己的團隊與運作模式。儘管部內還有數位司長與主秘仍待他「鷹眼」挖角,李洋被問到是否憂心這段時間空轉時,他爽朗直言,「我們現在是房子變大了,不能讓單位空轉,更不希望運作不順暢,所以也不能隨便找人來,而是要找到對的人。」(責任編輯:王晨芝)
最新政治新聞
-
個人生涯規劃 政院副發言人謝子涵請辭獲准
(49 分鐘前) -
行政院副發言人謝子涵請辭獲准
(49 分鐘前) -
習近平調整武統台灣時程? 兩岸官員:或從外交孤立著手
(1 小時前) -
堰塞湖事件總協調官 政務委員季連成輪任
(1 小時前) -
接見美國農業部次長 賴清德:台業者未來4年採購1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