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韌性城市 新北水利領航迎向未來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新北市水利局長宋德仁今(28)日上午於市政會議專題簡報,主講「新北新水-永續水利 新北領航」,自108年以來,市府面對極端氣候挑戰,新北採破舊、去痾、創新新思維,打造新北新水。市長侯友宜表示,水利建設,秉持傾聽人民的聲音、了解人民的需求,目標都非常明確而且取得重大成果,讓民眾很有感。
市長侯友宜聽取簡報後表示,水利局這些年的努力成果相信大家有目共睹,5年來除了改善16區82處積淹水沉痾、完成13座抽水站中的47組抽水機組更新,增加34.15cms抽水量,為新北市守護防汛最後一道防線外,更積極面對氣候異常的挑戰、落實水資源的永續使用、拉近民眾與水的距離,並成立中港大排志工隊、偵水志工隊、濕地珍水志工隊等3隊志工隊。
其中,以偵水志工隊人數最多,計有781位志工加入,遍佈21個行政區,引導市民共同參與市政工作。這些水利建設,秉持傾聽人民的聲音、了解人民的需求,目標都非常明確而且取得重大成果,讓民眾很有感。
宋德仁簡報時說明,水利局打造全國最完整防汛應變機制,降雨前即可透過全國首創偵水志工巡查,並啟動抽水站預抽啟抽,錯開內外水洪峰時間,更利用智慧防汛平台整合路面淹水感測器、下水道水位計、雨量站資訊等,協助掌握與判斷即時資料,配合AI人工智慧防汛,自動提醒抽水站提早應變,有效縮短防汛應變時間達1~2小時以上,目前正在開發創新預警系統,可精準鎖定降雨區域、防汛再升級,落實「水安全」。
此外,水利局也與易積淹水地區學校合作,以現有校地改造完成9處深具韌性保水功能的校園透水保水工程,第10處汐止青山國中小也正在發包中,可新增滯洪量體約4,500噸,並透過透保水設施、大排蓄洪、抽水站預抽、廢棄地下道改為滯洪池及開發案出流管制計畫審核等措施,創造新北市約337萬噸,相當於1,348座標準游泳池的滯洪量體,2030年更預計提升至429萬噸,「水滲透」成果斐然。
除了建構安全的水環境以外,水利局更是全國第一個結合元宇宙概念,開發智慧抽水站及雨污水MR系統,以實境展示、虛實融合,並建立無人機巡查機制,以水下無人機執行全國第一次下水道系統探查,大大縮短維護時間,降低人員工安風險;「水清淨」部分,為了照顧民眾用水權益,還給淡水河乾淨的水源,每年也投入經費推動供水改善計畫及污水建設,目前新北市無自來水地區供水改善115處、累積受益7,664戶,供水普及率(含簡易自來水)已達98.74%,改善高地社區老舊管線4,812戶,另累積污水接管戶數 122萬4,094戶為全國第一。
透過水資源回收中心、礫間處理及人工濕地等多元手段,新北市每日污水處理量已達91萬噸、整體污水處理率94.83%,並建置電腦輔助決策系統,首創污水預抽提早啟抽機制,掌握污水資訊、提供即時應變,未來亦將建立5座分散式污水系統,持續改善水質。
「水生態」部分,過去環境不佳的市區河川也有所改善,板橋湳仔溝已成為板橋的賞蝶秘境、鴨母港溝現在已可見白鷺鷥成群,重現過往「鷺洲」美名,而中永和瓦磘溝、中和藤寮坑溝及泰山大窠坑溪也蛻變成綠意盎然的近自然河川,濱溪物種回流,甚至發現臺灣特有種八哥、五色鳥現踨,這些讓民眾可以駐足停留的都市藍帶,讓我家門前有小河不再是空談,水利局也因此接續前期工程持續整治,分年分段推動藤寮坑溝第三期及大窠坑溪第二期工程。
「水育樂」部分,水岸園區整體設備及活動都不斷提升及改變,高灘地自108年迄今已增加14座兒童遊戲場,2023年新北市高灘地遊憩人數達5,200萬人次,其中新北大都會公園的熊猴森樂園更是全國網路聲量第一的兒童遊戲場,並塑造四季特色活動、結合交通局打造通勤綠廊,讓河濱效益極大化,同時也積極爭取經費,啟動淡水金色水岸再造計畫,長達7.4公里的新鶯堤外便道已在113年7月18日通車,而新莊中港大排光雕展更是首次獲得美國謬思設計獎及法國設計獎雙獎肯定。
宋德仁指出,新北水利建設成果亮眼,未來水利局除了繼續推動許多重大建設,打造安全、生態的友善永續水環境,也將與教育局合作建置河川流域治理環境教育師資輔導團,由更多夥伴傳承年輕學子,並以成功復育生態的碧潭堰為核心,將新店溪河廊打造為無圍牆水漾博物館,加強水與人的連結,推動「水文化」。新北將持續六水政策,實現與城市共榮的大河城市願景。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
埔里鎮小旗艦計畫成果分享會 打造共生社區展現溫馨幸福
(6 小時前) -
南市議長邱莉莉包場電影《愛子歸來》 傳遞愛與感動力量
(6 小時前) -
彰化第8個鄉鎮 社頭鄉正式啟用MOOVO公共自行車
(6 小時前) -
台中八寶圳取水改善工程 何欣純促明年8月動工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