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21 | 今日新聞

地方創生喊得響 議員:制度卻綁手綁腳

地方創生喊得響 議員:制度卻綁手綁腳
議員施志昌指出,地方創生應該從地方出發,智慧農業與青農返鄉基礎,仍受限於制度框架(圖/柳榮俊攝2025.4.21)

[NOWnews今日新聞] 台中市議員施志昌、林祈烽與鄭功進今(21)日議會質詢指出,地方創生應該從地方出發,但目前制度卻讓區公所淪為行政跑腿,沒有主導權、缺乏預算調配權。施志昌以外埔區為例指出,即使具備智慧農業與青農返鄉基礎,仍受限於制度框架,無法形成長期策略。

施志昌指出,「地方創生,不能只是口號」外埔區近年在智慧農業、青銀共耕等方面展現潛力,但區公所在制度上只是市府派出機關,無法自主統籌創生資源,跨局處整合也極度困難。

他強調,第一線的區公所最了解在地需求,卻因制度設計被邊緣化。「想做事,卻沒預算、沒人手、沒權力,這樣的創生只能空轉。」

施志昌並舉日本德島縣神山町為例,該地雖人口僅4,500人,卻能透過制度鬆綁,結合公所、民間與外部資源,推動遠距工作基地、空屋活用與新創移居。他指出:「制度若給力,地方自然能發揮創意與行動力。」

施志昌提出三點訴求,成立地方創生協力平台,由公所主導跨局處與民間協作;建立「創生試辦區」,授權區級預算與行政彈性;設置創生專責窗口,讓公所有人、有資源、有任務。

施志昌強調,「最懂地方的,是地方自己。若公所無權參與創生決策,這場改革只會流於形式。」他呼籲市府正視制度問題,讓公所從行政執行者,轉為在地創生的真正主體。



相關新聞


中捷紅線可行研究決標 何欣純曝進程交通部補助千萬


中市「好孕專車」福利 議員:看得到吃不到


高齡長者車禍事故增多 議員要求增派「路老師」協助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