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5-05-06 | 今日新聞

肝腫瘤如排球大 三合一療法成功續命

肝腫瘤如排球大 三合一療法成功續命
醫師提醒肝癌患者務必定期回診追蹤,才能打贏抗癌戰役(圖/醫院提供2025.5.6)

[NOWnews今日新聞] 57歲麻糬伯曾罹患肝癌,經採用拴塞治療後效果頗佳,但他疏於追蹤,導致感覺四肢無力,後期甚至癱瘓無法行走有如被「定格」,就醫後赫見癌細胞竟擴散頸椎,「差點吃掉整塊骨頭」,肝腫瘤體積也如排球般大,所幸安排脊椎減壓手術並透過三合一療法成功幫他續命,醫師呼籲務必定期追蹤,才能打贏抗癌戰役。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王博民指出,麻糬伯平常都會到菜市場叫賣手工麻糬,但去年感覺起床後,手腳總是使不上力氣,包麻糬時也經常掉落,他原本以為是年紀大不以為意,但之後逐漸連走路都舉步維艱,家人察覺狀況有異,連忙帶他就醫檢查,才發現肝癌不幸復發,癌細胞已經擴散,其中有一顆將近5公分大的腫瘤壓迫到頸部第五節,「幾乎快吃光整塊骨頭」。

經調閱並詢問病史後,得知麻糬伯一年多前曾因肝癌就醫,當時醫療團隊評估腫瘤僅約3公分大,建議採用栓塞治療,術後恢復良好,麻糬伯以為大功告成因而疏於回醫院追蹤,沒想到癌細胞卻悄悄滋生,導致他現在幾乎癱瘓難以行走。

王博民指出,當肝癌被發現時間太晚、體積太大、數量太多,或是腫瘤已經侵犯到大血管時,癌細胞就很有可能會隨著血液、淋巴循環,轉移肝內其他部位或體內其他器官,包括肺臟、骨頭、腎上腺及淋巴結等,其中骨轉移大多數發生在胸椎或腰椎,頸椎轉移則是十分罕見,這類患者症狀往往特別嚴重,甚至「脊椎有可能會斷掉」。

因此經與神經外科醫師討論後,建議先以減壓手術清除部分癌細胞,再以維持器固定脊椎結構,之後銜接放射治療,清除殘留在頸椎的癌細胞,總算讓他先恢復部分行動能力。

等待患者狀況穩定期間,醫療團隊同步安排檢查,果然發現肝臟內竟藏有一顆足足有排球大小、長達20公分的巨大腫瘤,已經堵塞了左肝門靜脈,並不適合栓塞治療,評估後,決定採用「免疫療法」與「標靶藥物」,同時加入為期四週、每週五天,共20次「放射治療(光子刀)」療程,經積極治療後,原本幾乎填滿整個左肝的腫瘤,縮小至約八公分,而且已完全失去活性。

王博民解釋,雖然腫瘤殘留體積不小,但由於已無活性,幾乎不會再對人體進行攻擊,也不具轉移能力,因此無需進一步處理或引流,而患者如今也大幅恢復行動力,生活重新回到常軌,有如重生一般。

王博民提醒,肝癌雖然早期可透過栓塞、電燒等方式控制,但若無定期追蹤,很容易在患者不自覺的情況下復發或轉移,其次,肝癌發生骨轉移的比例雖不高,可是一旦轉移至脊椎,尤其是頸椎部位,往往症狀發展迅速,因此患者應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腫瘤指數(如AFP)追蹤,如有發現骨轉移,應盡快評估手術或放射線治療,才能在戰勝這場長期抗戰。



相關新聞


市府:中捷「七線齊發」? 議員:信口開河


上班族壓力大胃潰瘍導致腸阻塞 月爆瘦逾5公斤


台灣好行「679台中海洋線」開行 輕鬆暢遊海線風光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