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光心影」 當代膠彩行跡幻景聯展

〔創新聞/記者黃淑貞報導〕《靈光心影》意探討人在生命光輝之中,凝視自性,回應內心來觀照境界,從「本心」出發,觀探生命價值和意義,把短暫人生昇華為永恒靈光,普照自身心境。本次展覽是一場視覺的心靈探索,也是一場感知與時間的交會,新思惟人文空間邀集四位台灣膠彩藝術家—廖瑞芬、林彥良、洪民裕、蕭余洛,以膠彩為媒,在各自以不同的創作軌跡,構築出當代語境之中的幻景。透過運用礦物顏料及金屬箔、泥的刷染層疊效果,所呈現筆觸與光澤變化,不僅僅只是形式技法的展演,更是對生命體現的重新反芻與轉譯。
從廖瑞芬的視角看起, 天地孕育萬物,一草一木皆承載生命的律動。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此語揭示天地視萬物平等,無貴賤尊卑之別。作品以花卉植物為象徵,透過「藉物寄情、以物寓意」的創作手法,回應萬物一體的自然法則,並在形與意之間,凝練出東方哲思與靜謐情懷。
林彥良的構思則是植物花卉為創作主題,透過花卉和植物的生長、綻放與凋零,呈現了生命的短暫與無常。花卉,在作品中不僅是自然界的象徵,也是生命過程的縮影。每一朵花開、每一片花瓣的凋落,無不提醒著我們時間的流逝與生命的無常,試圖展現生命的脆弱與短暫之美,並激發觀者對無常的深層思索。
洪民裕的視域從透過動物與植物的形貌去試圖建構內心自我神話世界,並賦予情感,在這神話境域之中自己會幻變奇異人獸的狀態,創造出每個仙化主像當中都有各自的功能及能力,可自癒自渡,防禦敵心,或更是能反撲來抗衡這混亂的現實世界,藉以傳達對於社會的無奈與感化世人心境。
蕭余洛的心象是藉由創造出的一個理想地,自我內心真實的外在展現,是我們童年經驗與文化在此碰撞,所創造出。是一個可以容納許多物種的世界;可以容納每個物種的世界,是非人類居住的地方,將畫面生物的造型沒有侷限的去變形、變色,以精靈居住地為想像,投入生物之間美好相處的理想狀態。
四位藝術家創作行跡所呈現出不同世代膠彩藝術家對於生命觀看之間的對話和映照。其中,廖瑞芬、林彥良,透過花卉植物的生命生長與象徵性的寓意,描繪出自然與人心的流動與無常,畫面中蘊含對生命、記憶與時間的凝視情移;洪民裕、蕭余洛,則經由日常接觸自然和虛擬動漫、神怪異變想法融入,其將以當代性與神話、烏托邦概念並置,回應心靈與真實交界的漂浮狀態。
這場展覽中,《靈光心影》探討兩者世代之間,對生命內心關係的觀照,透過傳統膠彩語彙的當代表述,展覽上嘗試引領觀者重新感受觀看的過程與內在心境的生成,並讓那一瞬即逝的「靈光」來照見我們心中的「影」。展覽今天在高雄市三民區河堤路298號2樓新思惟人文空間舉辦開幕茶會,將展覽到明年1月10日,歡迎大家來欣賞四位作者以各自的創作語彙,交織出一場關於生命、自然與心靈的對話。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創價美術館「林玉山、高一峰」雙展同步登場
(43 分鐘前) -
寶象攝影展首獎「寶象之心.城市之上」
(1 小時前) -
2025南台灣最大商務交流盛事 BNI引領商務改變的力量
(2 小時前) -
霧峰秋日派對登場 阿罩霧草地音樂會超浪漫
(2 小時前) -
「靈光心影」 當代膠彩行跡幻景聯展
(3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