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4° / 22° )
氣象
2025-11-15 | 創新聞

國美館「黑水—2025臺灣美術雙年展」展現31組藝術家當代視野

國美館「黑水—2025臺灣美術雙年展」展現31組藝術家當代視野

【創新聞 記者顏淑娟/台中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辦的第9屆「2025臺灣美術雙年展」今(15)日於國美館辦理開幕式,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怡、策展人賴駿杰、藝術家馬躍‧比吼、參展藝術家等出席。此次規劃3大子題,共展出31位(組)藝術家,呈現37組件作品,其中7組件為全新委託製作,且多數參展作品曾在國際影展、電影獎及藝術節等獲獎而大放異彩,觀眾在展覽期間將可一次飽覽所有參展佳作。

文化部次長王時思表示,國美館與其他美術館不同之處在於它肩負著為臺灣藝術發展立下座標與里程碑的使命,並以此回應與詮釋臺灣文化的發展。策展主題「黑水」,不僅是對過去歷史的反思,更是一種對自我和未來的追問,王時思強調,「只有黑暗才能夠看見光明的存在,也因為黑暗我們才理解,選擇光明這件事情是有多麼的重要」。


國美館「黑水—2025臺灣美術雙年展」展現31組藝術家當代視野
▲左起:參展藝術家馬躍 · 比吼、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國美館長陳貺怡、策展人賴駿杰。(圖/記者顏淑娟攝)

國美館長陳貺怡表示,感謝文化部的支持及策展團隊的努力,並強調,已邁入第9屆的臺雙展是針對臺灣當代藝術家的交流與展演平臺,今年從資深藝術家陳界仁到年僅26歲的藝術家蔡昱廷,展現了不同世代與不同族群的藝術家對臺灣歷史的獨特觀點。此屆雙年展由年輕的機構策展人(in-house curator)賴駿杰統籌,他長期關注臺灣歷史的黑暗面,試圖改變美術史的書寫方式,更多關注原住民文化、多族群、跨國流動等議題的研究,帶來全新的視角與深刻反思。


國美館「黑水—2025臺灣美術雙年展」展現31組藝術家當代視野
▲「黑水—2025臺灣美術雙年展」展場一隅。(圖/記者顏淑娟攝)

策展人賴駿杰說明,展題「黑水」除了直覺地讓人聯想到「黑水溝」,象徵臺灣早期移民渡海來臺的危險艱難,而強化了中華民國在臺灣的國族論述外,它也在時間上將我們帶回至海權帝國擴張的第一波殖民時代,空間上則觸及現代資本主義在全球流動的世界框架。2025臺雙展藉由當代藝術創作的參與和介入,皆由解殖的思考路徑,或可找出書寫臺灣藝術史的新觀點。


國美館「黑水—2025臺灣美術雙年展」展現31組藝術家當代視野
▲「黑水—2025臺灣美術雙年展」展場一隅。(圖/記者顏淑娟攝)

國美館指出,本屆展題「黑水」(Black Water),借用解殖理論學者瓦爾特・米尼奧羅(Walter D. Mignolo)所提「晦暗面」(darker side)概念與方法,隱喻臺灣歷史中關於遷徙、離散與多重殖民的恐怖經驗。「黑水」企圖透過解殖批判的視角,質疑且試著修正過往以大陸中心、政權變遷為主的史觀與書寫框架,並藉由當代藝術創作所展現的靈活想像,嘗試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討論臺灣藝術史主流書寫的問題與限制,以理解當代臺灣的全球定位。

「黑水—2025臺灣美術雙年展」即日起至2026年3月1日展出,展覽期間規劃相關表演、座談會、專家導覽與其他公眾活動,環繞在「黑水」的核心關懷。詳細活動資訊,請密切注意國美館及臺雙展Facebook粉絲專頁。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