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
發稿日期:114年4月24日
一位28歲女性,無任何慢性疾病亦無癌症家族史,因健康檢查時發現甲狀腺結節,於是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複查,於門診就醫時,病人抽血報告正常,超音波顯示右側甲狀腺有一低回音、邊緣不規則且合併鈣化、大小約1.4公分的結節,因疑似惡性腫瘤,因此安排甲狀腺細針穿刺抽吸檢查,病理報告顯示高度疑似甲狀腺乳突癌,轉介至中興院區外科評估手術,病人後續接受了甲狀腺切除術,確認為甲狀腺乳突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目前持續門診追蹤中。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任郭雅雯指出,甲狀腺結節大部分為良性病灶,其中約5-10%為惡性,即甲狀腺癌。當發現有甲狀腺結節時,一般建議先到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診斷及追蹤,若甲狀腺超音波檢查發現結節體積變大、邊緣不規則、高度大於寬度,又有低回音性和微小鈣化點,疑似惡性的機率會較高,此時建議接受甲狀腺細針穿刺抽吸檢查,藉此取得甲狀腺細胞後再判斷惡性度。
甲狀腺癌根據組織病理上一般分為(1)分化良好型癌:約佔所有甲狀腺癌90%。(2)髓質癌:約佔5%。(3)未分化型癌:約佔5%。此外也有其他少見類型,如:甲狀腺淋巴癌、鱗狀上皮癌…等。而分化良好型癌主要含乳突癌(約佔所有甲狀腺癌75%)及濾泡癌(佔所有甲狀腺癌約15%),根據統計,甲狀腺癌中以乳突癌最常見。
郭雅雯說,手術是治療甲狀腺癌的最主要方式,而大多數分化良好(如:乳突癌、濾泡癌)的甲狀腺癌都會吸收碘-131,因此會再視手術情形安排碘-131及口服甲狀腺素以抑制甲促素(TSH)的治療;化學藥物治療及標靶治療則常使用於晚期病人。
因健康檢查盛行,越來越多民眾診斷有甲狀腺結節,郭雅雯建議,若有相關疑慮,可以至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門診諮詢。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推動淨零碳排「台中幣」7月上線 議員籲擴大使用範圍
(33 分鐘前) -
IG660南投智慧地政空間服務網啟動 落實網路取代道路
(46 分鐘前) -
提供身心障學童多元體驗 樹谷文化基金會辦理「GO GO Ahead天使向前行」公益活動
(1 小時前) -
基隆市發表2024年自願檢視報告 「有愛城市」展現減碳永續活力
(1 小時前) -
113年績優治安示範社區頒獎 張善政肯定守護市民安穩生活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