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護理到繪畫 斜槓人生再啟航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從事護理工作30年的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護理師陳麗評,於50歲之際選擇退休,立意規劃人生下半場。原本計劃實現環遊世界的夢想並重拾兒時對繪畫的熱愛。然而,面對護理人力短缺,應原單位之邀,她毅然回到門診單位,繼續守護病患健康。儘管重回職場,對油畫創作的熱情已悄然燃起。
因緣際會下,她發現桃園區大有里社區正招募油畫創作班,於是利用下班時間參與學習,然因並非藝術科班出身,且缺乏美學基礎,在學習過程曾有挫折。於初期只能臨摹他人作品,或以自己旅遊時拍攝的美景照片作為創作題材,但總感覺似乎缺少了些無以名之的元素,難以捕捉心中那份情感與意境。直至閱讀宋詞詠山水、百花、草木的詩作,尤其是陳師道「山開兩岸柳,水遶數家村」名句所描繪的景象令人神往,讓她深受啟發。詩人為了總覽山水的整體輪廓,採用了多點透視,上下流盼,遠近觀望。造語看似平淡無奇,實寫景如畫,讀詩如看畫,看畫如讀詩,雖說國畫與油畫手法不同,但意境是相通的,是啟蒙、也是體會。
山上人家
學習永遠不嫌晚,「元四家」之首黃公望50歲開始學畫,他的傳世作品,《富春山居圖》流傳了七百餘年,成為故宮典藏。陳麗評坦言:「我明白,以我的資質,根本難望其項背,但他作畫的堅持與毅力是我的榜樣。」在學習期間,她無論平日或假日,幾乎每天埋首於工作室,學習雖然辛苦,但心靈充滿無法言喻的喜悅。
院長與同仁畫作合影
經過一年不懈努力,在大有里里長的推廣下,由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與臺北榮總桃園分院共同主辦,於114年1月1日在臺北榮總桃園分院文化走廊舉行首次聯展,陳列了她多幅精心創作的油畫作品。展覽期間,不僅獲得上級長官的高度肯定,亦受到同事們的熱烈鼓勵與祝福。她表示,未來將持續精進技藝,創作更多融合情感與心靈的作品,讓藝術學習之路更加豐厚多彩、更上層樓。
從護理到繪畫 斜槓人生再啟航
北榮桃園分院院長彭家勛表示,陳麗評護理師將對生命的關愛,延續到藝術創作之中,這份跨界而來的熱情令人動容。她用畫筆描繪的不僅是風景,更是她對生活的體悟與情感的流露。從守護病患到揮灑色彩,她的故事詮釋了學習與夢想不受年齡所限,持之以恆便能開出璀璨之花。她的藝術之路將如同她的護理生涯一般,溫暖人心,持續散發光芒。
更多新聞推薦
● 新北大巨蛋造型曝光! 侯友宜:選出6大潛力場址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桃園企業聯合會新春聯誼會 張善政期勉「鐵三角」帶動桃園產業發展
(33 分鐘前) -
桃園虎頭山淨山 清出3噸垃圾
(34 分鐘前) -
台灣港務公司獲2座公共工程金質獎之殊榮
(36 分鐘前) -
執法無空窗 集集警加強取締路口不停讓
(1 小時前) -
竹塘鄉農會舉辦「114年慶祝農民節暨新春團拜」 結合在地產業共創農業繁榮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