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孕專車延遲上路卻無法回溯 綠營議員批中市府為德不卒
記者李梅金/台中報導

好孕專車7月上路卻「看得到、吃不到」?綠營議員籲放寬標準
台中市政府好孕專車預計今年7月上路,民進黨議員黃守達、張玉嬿、謝家宜批,好孕專車被盧秀燕市長列為三大福利新政之一,台中市的好孕專車原本在元月初推動,但延至七月才推動,已晚了半年,可卻無法回溯到今年元月,根本就是「為德不卒」,既然產後6個內也可補助,為何不回溯至元月生產的產婦?政策銜接過程問題重重,桃園好孕專車政策可回溯已生產婦女,要求市府跟進,在政策上路前重新檢討。社會局長廖靜芝承諾會再研議。
社會局指出,台中好孕專車編列7007.5萬元預算,透過台中通App發放乘車金,對象除設籍台中的本國孕婦,也包括配偶設籍台中的非本國孕婦,今年7月上路後,孕婦自孕期起至預產期後6個月,可獲得30趟次,單趟最高補助200元,總金額6000元,預估1萬1200人受惠。
民進黨議員黃守達表示,根據台中市孕婦乘車補助實施計畫,補助範圍包括產檢、產後回診及嬰兒預防保健醫療的交通,不只補助產檢,更補助到產後6個月。不過好孕專車7月上路,假設孕婦今年6月底生產,也有產後回診、嬰兒醫療預防的需求,為什麼不能申請?市府未考慮到產後需求,不夠重視孕媽咪權益。
黃守達說,桃園市去年3月好孕專車上路,可回溯到當年元旦後已生產婦女請領補助,「桃園做得到,為什麼台中做不到?」台中市已是六都最慢實施好孕專車,推動慢拍半,政策上路就應該一步到位,要求市府重新研議放寬標準。
好孕專車7月上路卻「看得到、吃不到」?綠營議員籲放寬標準
張玉嬿指出,市府「好孕專車」補助採每月分次發放、當月未用即失效,卻未考量孕婦在不同孕期的交通需求差異,導致補助使用不易、資源浪費。要求制度應更具彈性,例如延長使用期限或可累積趟次,讓補助真正符合實際需求、發揮效果。
民進黨議員謝家宜說,產後6個月的產婦也有回診檢查需求,為何不能使用好孕專車?市府不應以7月上路為分水嶺一刀切,要求市府放寬條件。
社會局長廖靜芝表示,好孕專車設計概念就是讓懷孕的準媽咪可乘車安全,因此7月政策上路後的孕婦即可申請,7月前生產的產婦則無法申請補助,將會再研議是否放寬標準。
更多新聞推薦
● 花蓮大西瓜將上市 5/17、5/18首辦西瓜嘉年華邀大家同樂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勞動法令不踩雷!臺北市勞動大學「勞動事務學院」課程 114年4月23日上午9時開放第二梯次報名!
(47 分鐘前) -
2025臺北兒童月× 數感走讀,親子共學樂無窮!假日樂學活動倒數
(1 小時前) -
5旬婦突昏倒 路過護理師見義勇為CPR 板橋警消火速救援
(1 小時前) -
介壽國中-介壽國中路跑活動暨松山區視障路跑團示範領跑
(1 小時前) -
NBA季後賽 快艇對金塊 運彩理事長看好金塊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