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價值.共下守護」系列課程說明會5/9登場 每案補助最高15萬元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104年文化部管理維護優良案例-新埔上枋寮劉宅。
為鼓勵公私有文化資產管理人進行日常維護、定期檢修、防災防盜、緊急應變、使用或再利用經營管理等作為,新竹縣政府文化局114年度規劃「古蹟價值.共下守護」系列課程預計3場,第1場將於114年5月9日在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辦理。
本場分為2堂課程,「傳統建物屋面常見損壞與管理維護重點」邀請曾任臺灣漢式傳統瓦作調查研究、傅明光司阜瓦作傳習計畫共同主持人的劉敏耀擔任講師,解析傳統建築屋面常見損壞狀況與原因,例如通風不良、屋面漏水、植生攀附、瓦片劣化、木構件腐朽等情形,建議可行的日常管理維護做法,也提醒管理人應適時尋求專業協助,強調公私協力共同維繫文化資產價值的重要性。
文化局團隊接棒「文資補助政策說明會」,將說明「新竹縣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管理維護補助計畫」的申請重點,鼓勵文資管理人一發現建築物生小病就趕快看醫生處理,避免拖延成大病,可有效降低後續大幅整修的經費,以「花小錢,省大錢」概念延長文資生命週期,也減輕管理人負擔。同時宣導地方與中央層級的文資補助流程,透過學員交流反饋,讓新竹縣文資夥伴們共學、共好、共榮。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長朱淑敏表示,文化資產首重管理維護,才能維持並彰顯文化資產價值。新竹縣文資補助計畫自104年起受理申請,每年申請案件從8案成長至36案,至113年已累計核定126案,顯見計畫推動的成效,管理人對補助計畫的態度已轉變為主動提案、積極爭取。
文化局今年度規劃「古蹟價值˙共下守護」系列課程,為使管理人不再單打獨鬥照顧文資,將邀請更多專業人士及民眾參與,古蹟價值應由大家共下來守護。
「新竹縣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管理維護補助作業要點」補助對象為公私有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的所有人、使用人或管理人,以建造物主要構造體為主,優先補助具重要性或急迫性的緊急應變措施、定期維修、蟲蟻防治、防災設施設備及無障礙設施設備等。
更多新聞推薦
● 朱立倫轟賴清德鏟反對黨「僅希特勒」做過 王丹:恰證明國民黨「親共」親到不顧一切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
高市府發佈最新人事 石慶豐任海洋局長
(2 小時前) -
助學子接軌職場 暨大徵才博覽會趣味登場
(2 小時前) -
創造善的循環 新竹榮服處、慈濟及榮眷梁女士共善合作
(2 小時前) -
「磐興寬悅」首案導入日本驪住全系列建材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