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延時強降雨頻繁 基隆強化劇烈天氣應對機制
地方中心/基隆報導

短延時強降雨頻繁 基隆強化劇烈天氣應對機制
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造成「短延時強降雨」劇烈天氣發生頻率明顯上升。基隆市消防局於日前在災害應變中心辦理「劇烈天氣監測預警教育訓練」,邀請市府相關防災業務人員參與,強化即時應變能力。
本次訓練邀請中央氣象署海象氣候組科長黃葳芃,以及台灣大學氣候天氣研究團隊林得恩博士擔任講師,分別就「氣象資訊之防災應用」與「基隆天氣災害特性與天氣特徵」等主題進行分享。
基隆市地形特殊,受東北季風與迎風坡影響,常年雨日眾多,劇烈天氣發生頻率高於全台其他地區。林得恩博士指出,基隆地區面臨的極端天氣以午後雷陣雨、颱風暴雨及短延時強降雨為主。這類型降雨常伴隨強風與瞬間大雨,極易引發都市淹水、坡地坍方等災害。近五年觀測顯示,颱風降雨量與冬季雨量都有增加趨勢,未來雖颱風侵台次數可能減少,但強度將更為劇烈,防災思維應更聚焦在「少而強」的新天氣型態。
中央氣象署黃葳芃科長介紹中央氣象署目前所建置的防災氣象系統,如QPESUMS與QPEPLUS劇烈天氣監測系統,透過即時雷達與降雨觀測資料,可以掌握未來0至6小時極短期內強降雨區域分布與移動趨勢。此外,也分享氣象署與農委會、漁業署等單位的跨域合作成果,如建立農業氣象站、漁業氣象 APP 及花期預測系統,強化氣象資訊應用延伸至民生與產業層面。
今年開始,在颱風警報期間的縣市首長視訊連線會議中,將會新增「颱風警報期間沿海地區風力預報」服務,提供各縣市政府作為停班課決策的參考。另今年3月起試辦的「陸上強風特報鄉鎮燈號」,將提供更細緻的鄉鎮強風預警與燈號分級資訊,今年底會正式上線。
隨著5月進入防汛期,面對午後對流旺盛與持續降雨等典型氣候特徵,消防局長游家懿提醒,市民應提前清理排水溝渠與屋頂排水設施,並隨時留意氣象署發布的警報或預報資訊。善用各種氣象資訊,可以減少氣象造成的災害損失。
更多新聞推薦
● 桃捷挺桃猿 官網登錄抽樂天桃猿主場球賽門票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CSD全新品牌IKIGAI上市首波推口腔護理系列
(54 分鐘前) -
投縣埔里福興露營場暨多功能管理中心OT案 招商座談會反應熱烈
(57 分鐘前) -
迎接世壯運 新北特色國民運動中心成果即起至5/21展出
(1 小時前) -
老味道融入新觀念!北埔老街「雙粽」躍居端節應景搶手貨
(1 小時前) -
桃園銀髮照護服務更完善 康莊長照園區動土明年峻工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