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7° / 24° )
氣象
2025-05-08 | 台灣好新聞

兒童性早熟衛教缺乏 議員林德宇籲衛生局提供門診醫療資訊

記者李梅金/台中報導


兒童性早熟衛教缺乏 議員林德宇籲衛生局提供門診醫療資訊
兒童性早熟衛教缺乏 林德宇籲衛生局提供門診醫療資訊

針對兒童健康的性早熟議題,台中市議員林德宇8日在議會業務質詢表示,性早熟近年來漸被重視,當女生在8歲前、男生在9歲前出現第二性徵,就是「兒童性早熟」,相關的檢測及後續治療,甚至需要打針來抑制生長,對兒童都是極盡煎熬,家長更是不忍,他要求衛生局有責任要加強衛教宣導及預防,並提供必要的門診醫療資訊。

林德宇表示,台中市這兩年「學齡前整合式兒童健康檢查計畫」相當成功,針對學齡前的小朋友的健檢,包括視力、聽力及相關成長檢查項目,甚至主動進到幼兒園進行檢查,成效良好。但到了國小階段,不管是男生或是女生,都有開始所謂成長過早或成長超前的狀態,青春期提早到也就是所謂「性早熟」。他先問衛生局長,知道女生在幾歲?男生在幾歲?出現青春期特徵,就是性早熟?

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女生的話,大概在8歲以前,出現乳房的發育還有月經來了;男生的話大概9歲,出現聲音改變了。

林德宇說,當女生在8歲前、男生在9歲前,出現第二性徵發育的時候,就是所謂的「兒童性早熟」,過早的成長發育,會造成孩童生長板的快速密合影響身高、生理期過早及未來代謝症候群風險也較高,甚至影響未來身高,影響甚鉅。

林德宇表示,接收到許多家長陳情,小女生都要去掛「兒童新陳代謝及內分泌科」門診,掛號一位難求,網路掛號甚至都在半年後,每次診間也都是2.3百人在候診。治療的過程,需要拍骨齡、抽血,甚至進一步要再做確認的時候,連荷爾蒙檢測、子宮超音波都需要檢測,對小朋友和家長而言,這些過程都很不安。

林德宇強調,衛生局關於兒童性早熟的衛教資訊相當缺乏,他要求衛生局應該將「兒童性早熟」納入兒童保健的衛教宣導,當作重點兒童保健的重要議題來宣導,「及早認識、及早預防」,加強宣導,必要時提供門診諮詢、治療的資訊,讓小朋友都能高高興興、健健康康的長大,更讓家長安心。

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這部分的宣導真的不夠,兒童內分泌科的專業醫師真的比較少。

更多新聞推薦

輕軌卓揆「口誤」 黃敏惠:中央偏心讓嘉義人更傷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