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西區大發展翻新篇章 嘉市西區區政大樓舉行上樑典禮
記者林詩涵/嘉義報導

西區區政大樓興建工程今(3)日於友愛路停車場旁基地舉行上樑典禮/市府提供
嘉義市政府為提高公共服務品質,在多年規劃、克服工料上漲、五度流標等困難,推動西區區政大樓興建工程於去(113)年3月進行。開工後工程整體進度穩定超前,今(3)日於友愛路停車場旁基地舉行上樑典禮,市長黃敏惠與多位貴賓共同見證這座結合西區公所、戶政事務所以及西區各聯合里辦公處,且具完善托育資源、便利民眾洽公的嶄新大樓新生。
黃敏惠表示,西區大發展是市府擘劃十大旗艦計畫中重要的一環,西區區政大樓的興建,正是引領西區發展的重要工程之一。西區區公所現有辦公大樓老舊,自921大地震後,遷移至現址市場用地,但始終缺乏完善、現代化的辦公與洽公環境。
為了提高公共服務品質,使民眾洽公更加便利,市府整合區公所、戶政事務所及西區聯合里辦公空間,更積極爭取中央計畫支持,規劃了在友愛路停車場旁基地這座地下2層、地上7層之西區區政大樓。未來一樓可做為托嬰中心及市民共享的大客廳,二樓則規劃為托育資源中心,並將西區區公所、西區戶政事務所、西區各聯合里辦公處整合在一棟樓內,便利民眾洽公的辦公空間。
黃敏惠進一步表示,西區區政大樓,不僅象徵著行政服務的升級,更是西區整體發展的重要指標。大樓鄰近提供長青照護與公共托育等全齡服務的寶智大樓、婦女福利中心、僑平國小,以及大量商業與住宅區,鄰近充滿綠意的北香湖公園,鄰近的自由路更是未來高鐵聯外嘉義輕軌建設時將行經的重要路線,相信隨著西區區政大樓落成啟用,將更一步提升整體生活機能。
西區區政大樓興建工程今(3)日於友愛路停車場旁基地舉行上樑典禮/市府提供
同時,為進一步強化區域公共機能與停車便利性,市府正同步規劃與區政大樓相鄰的友愛地下停車場建設,未來與區政大樓串聯,形塑完整生活圈與交通網絡,提升整體都市機能與發展潛力。
交通處長許啟明補充,嘉義市西區隨鐵路高架化、爭取嘉義高鐵聯外輕軌等計畫推進,將迎來大發展,如何妥善利用取之不易的土地更顯得重要。西區區政大樓緊鄰友愛停車場,市府正規劃設計將友愛停車場打造為具備商業空間與停車功能的多元場域,不僅停車格數將由現90餘格,增加為160餘格,更朝向BOT的方向推動,結合西區大發展的長遠願景,打造嘉義市未來發展的重要核心。
西區區長柯國振表示,民國79年西區區公所成立,早期辦公地點設於嘉雄陸橋下方。當時每天上班,耳邊總是迴盪著橋上汽機車來往的轟鳴聲,尤其大卡車經過時,震動感格外強烈;一旁還有火車疾駛而過的聲響,他笑稱整個環境可說是「車水馬龍、風水寶地」。
後來因921地震安全考量,公所遷至現址,借用興嘉市場大樓三樓辦公。多年來雖然空間有限、設備簡樸但同仁依然堅守崗位,為民服務。很高興見證西區區政大樓誕生,一路走來,從最初的居無定所,到借用空間辦公,如今終於擁有屬於自己的區政大樓,內心充滿了深深的感動與歸屬感。
今日的上樑典禮,以充滿熱力的僑平國小街舞社表演及醒獅團進場揭開序幕,並由黃敏惠市長帶領市府團隊偕同陳姿妏議長、多位議員、姜樂靜建築師,以及勝偉營造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團隊共同祈求工程順利,眾人一同寫下充滿祝福的小卡,掛上橫樑,順利完成上樑典禮,為活動更添溫馨。
西區區政大樓興建工程今(3)日於友愛路停車場旁基地舉行上樑典禮/市府提供
更多新聞推薦
● 花縣光復鄉洪災後復原 國民黨立院團提「樺加沙風災暨光復堰塞湖潰決災後重建條例」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辛苦25年!溪州稻農黃宏意的稻米拿銅牌啦
(2 小時前) -
歷經三千日籌備 喜樂方舟園區舉行上樑儀式
(2 小時前) -
花蓮災區現「鏟子超人」78歲阿公揮鏟救災
(2 小時前) -
臺中美樂地公園競圖雙首獎 朝陽科大景都系永續設計受肯定
(3 小時前) -
高市跨國交流計畫助偏鄉學子拓展國際視野
(3 小時前)